台灣約有 700 萬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患者,代表國內有為數不少慢性疾病族群,而每次患者領藥時最想知道的問題「什麼時候可以不吃藥?」「什麼時候可以減藥?」藥師胡廷岳以自身經驗分享:「減藥的權力還是在於民眾,只是懂得分析治療的好處與壞處,其實還需要一點小訣竅。」
藥師能幫忙減藥嗎?
長年在社區耕耘的胡廷岳藥師,親自走進第一線看到民眾的需求,而最常問被到的問題通通是:「開藥的決定權還是醫生,藥師到底能做到什麼?」「既然推銷員都會去醫生那裡推薦藥,那就表示藥師無權挪動處方箋吧?」
「減藥」到底是醫師的工作?還是藥師的工作?民眾若想搞懂這種,胡廷岳建議可以先釐清醫師與藥師的關係,他比喻醫師就像是行政院;藥師則是立法院,行政院想要處理事情,就必須編列預算告知立法院想要花多少錢,但行政院常會「超額編列」。
原本 1 億就能解決的問題,都要開到 2-3 億,如同民眾去看小感冒,明明症狀輕微,但醫師開的藥還是那麼多顆。胡廷岳坦言:「是制度造成的問題,對大部分的醫師來說趕快解決症狀,讓民眾有感才代表醫術很好,下次才會再去找他看診。」
「減藥」是藥師該有的職業道德
只是藥那麼多真的恰當嗎?藥師就像是「立法院」的角色,開始提出質疑,「病人說咳嗽只有一點點,請問咳嗽藥還是必須的嗎?」「病人昨天已經看過骨科,已經拿到胃藥了,重複的胃藥是否可以拿掉?」
這些像是立法院的藥師,不可能公然挑戰醫師,許多都是低調私下溝通處理,直接將「改好正確無誤」的處方箋,交付到民眾的手上。只是過程中醫師還得一一檢查,藥物會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病人會不會對藥物產生過敏。
胡廷岳強調:「正確的來說,『開藥』是醫師的工作,而『減藥』是每個藥師都該要有的職業道德,除非藥師成為醫師的員工。」
當藥師成為醫師的員工,等同於立法院納入行政院管轄,加上這名藥師若無法據理力爭,無法有力反駁醫師、講話不夠委婉醫師不想聽、不知道醫師的開藥需求等等的難題無法被藥師解決,導致藥師的功能就會被醫師的權力稀釋。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藥師最終放棄掙扎,變得只會說:「請問大名、健保卡、三餐飯後吃」,胡廷岳認為:「減藥的權力是可以釋放給人民,讓民眾知道自己確實是有『減少吃藥』的方法,懂得分析接受治療的好處與壞處,讓自己握有『選票』,決定最後接受什麼樣治療。」
民眾想減藥從三步驟做起
胡廷岳協助患者減藥的第一步,都是先控制好血壓、血糖,不影響生活習慣、方法還要越輕鬆越好,當數值越來越穩定,自然能拿著健檢報告,大聲地對醫師說:「可以減藥了。」
胡廷岳說:「通常醫師看到患者報告好轉,多數都會自動調整藥物含量,且大部分醫師都是很願意幫病人減藥!」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為了讓患者身體越來越好,並不會為了開藥而開藥。
民眾想減藥又可以怎麼做?
- 關心自己接受了什麼樣的治療
- 找到輕鬆微調生活習慣的方法,讓體檢數據好轉
- 找到信念接近醫師長期配合治療
胡廷岳深信:「人人都可以做正確的減藥,藉由減藥患者生活也可以越來越好,不會明明一直吃藥,慢性病卻依舊控制得非常不好。」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安眠藥會不會成癮?服用多久該減藥?醫師解析停藥關鍵原則
我的膽固醇藥可不可以停?切忌自行停藥 需溝通討論並追蹤數值
合法藥物減重安全嗎?醫師帶你看懂市售減肥藥的隱藏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