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按摩放鬆卻「動脈剝離」?醫師:這部位是按摩禁區

不少人身心壓力大、過年放假想慰勞辛苦的自己,都會選擇去按摩放鬆一下,尤其長時間肩頸僵硬的族群特別喜歡按頸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吳俊毅醫師提醒:「不當按摩恐造成動脈剝離或中風,若按摩後感到不適等異常症狀,都要盡快就醫檢查」。

按摩、整脊後不適要景覺!內頸動脈剝離常因外力引起

按摩是放鬆身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但不恰當的按摩方式及位置,反而造成對身體的危害,吳俊毅表示:「臨床上曾有民眾在受到角度不對或施力不當的整脊、按摩後,發生肩頸疼痛合併手腳無力,後來檢查發現有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的情況。」

「內頸動脈剝離」是指內頸動脈的內膜因某種原因產生一個裂縫,血液鑽入血管壁把血管壁剝離開了,並且把血管真正的管腔擠扁,腦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於是就產生了缺血的症狀。狹窄的血管腔中也容易產生血栓,掉落後可能阻塞遠端血管。

內頸動脈剝離比較容易發生在年經人,大部份都是由外傷所造成的,例如打球時頭部受到撞擊,或是頸部劇烈的扭動等等。

內頸動脈剝離靠藥物能好嗎?一情況考慮重建血管

吳俊毅分享,之前收治的一名個案 46 歲劉小姐,突然發生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緊急就醫,近一步追溯誘發因子,患者在病發前三天曾做過肩頸按摩,按摩後右側頸部急遽疼痛,且右眼視力模糊、視野變暗等症狀。

面對「內頸動脈剝離」該怎麼辦?通常透過嚴格控制血壓,加上積極藥物治療就能夠有效改善,但這並非絕對,因為藥物治療的效果對於每個病人都不同,某些人剝離的血管壁管腔會慢慢的縮小甚至消失,也有數周後仍然顯示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狹窄。

若考量日後內頸動脈很可能有完全阻塞的風險下,則會建議手術重建血管。像是這名劉小姐經過一個月的藥物治療下,電腦斷層圖仍顯示右側大腦灌流不足,最後接受頸動脈支架重建手術,術後大腦血流明顯改善,而視力、肩頸痛和頭痛症狀也在術後 1 個月內逐漸恢復與減緩。

但為什麼有些患者卻在「內頸動脈剝離」手術後出現神經受損?胡成全解釋:「大部分情況下,內頸動脈剝離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腦組織缺血壞死且神經功能受損,劉小姐在症狀出現後有即時就醫,立即把握黃金治療時機,所以能夠獲得較好的神經學預後。」

頸部兩側是按摩禁區!力道需輕柔

對於喜歡按摩的民眾,吳俊毅提醒:「於肩頸部位的按摩,須注意按壓力道,並避開頸動脈竇的結構,以免造成暈厥、血管剝離、甚至腦中風,若當按摩完數天內,開始有突發性肩頸疼痛、視力模糊、頭暈、肢體無力情形,就要及早就醫。」

至於哪些部位按摩要特別小心?復健科黃尚阡醫師解釋:「人體正面頸部兩側,在左右頸動脈延伸往喉結方向的範圍,是按摩的禁區!一般肩頸痠痛是按摩後頸部、肩膀的部份。」當在按壓後頸部位時,除避免按到頸部兩側的禁區,施力的力道也要輕柔,若快速、大力的轉動脖子,有可能會導致血管受傷、動脈受壓迫,甚至是神經損傷、癱瘓的可能。

吳俊毅

諮詢專家: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俊毅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按摩按錯部位會腦中風?脖子前方「頸前三角」是警戒區
按摩這三組穴位可有效紓解「慢性疲勞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