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變火爐!6月「熱浪」逾600人熱傷害,醫提醒室內外皆須警惕

最近全台熱成燒蕃薯,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至27日熱傷害就診達609人次,超越去年同期517人次,再度創下新高。醫師表示,長者、慢性疾病患者、運動員、戶外工作者及兒童是熱傷害的高風險族群,建議中午到下午3點最好減少戶外活動,即使待在室內也要注意通風,千萬不要為了省電而不開空調,因為室內也會發生熱傷害。

中央氣象連續幾天發布高溫訊息,全台各地高溫炎熱,雲林縣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機率;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機率。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花蓮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機率。

為什麼會造成熱傷害?

根據統計,今年國內因熱傷害就醫人數已突破500人大關。國健署表示,人體正常的體溫約36度-37度,主要靠腦幹中的下視丘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維持人體溫度的恆定。人體可透過傳導、對流、輻射、蒸發等4種方式,散發身體的熱能。

但如果空氣濕度過高,或是穿著衣物阻礙排汗時,蒸發散熱的能力就會減少,就有可能造成身體熱能的堆積而造成熱傷害。熱傷害會對身體產生連串的對危害,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水分與電解質代謝紊亂、神經與心血管等系統功能障礙。

熱傷害的種類,有哪些症狀?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為最需要小心的症狀,嚴重程度雖然與環境溫度相關,但嚴重程度與患者年紀及既有疾病亦有相關性。

熱痙攣: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時,因鹽份與體液流失造成四肢肌肉痙攣的現象。

熱昏厥:在炎熱環境中站立太久,或突然站立的瞬間,因皮膚血管擴張導致靜脈血鬱積在週邊,導致腦部暫時性的缺血而造成昏厥的現象。

中暑:中暑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傳統性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

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肛溫40°C、耳溫39.5°C、腋溫39°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80%。

熱衰竭:在炎熱環境中因體內水分、電解質大量流失,導致血容積減少而發生的症狀,如虛弱、口渴、疲倦和頭痛,也可能伴有食慾不振和噁心嘔吐,但神智仍清醒。

國健署提供 3招預防室內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熱傷害不只發生在戶外,也會發生在室內,尤其長者宅在家若沒有保持涼爽、勤補水分,仍有可能發生室內熱傷害。他說,一旦長輩不愛喝開水或因正服用影響身體控制體溫或出汗能力的藥物,會造成體內熱能無法順利排除,若又待在不通風高溫的居家環境,更容易發生熱傷害。

面對炎炎夏日,民眾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遠離室內熱傷害?吳昭軍建議民眾以下3種方式進行自我保護:

保持涼爽

穿著寬鬆、涼爽的淺色衣服,並適時開冷氣涼一下,冷氣溫度建議設定在26-27度,並可搭配電風扇達到室內降溫效果。即使在不開冷氣的情況下,也應該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的環境。

勤補水分

定時定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若家中長輩不願意喝沒有味道的白開水,可以嘗試加一點檸檬片以增加風味,或是讓長輩多攝取 3 蔬 2 果,以補足水分的不足。

隨時留心

提醒家人留心長輩,若長輩反應或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設法保持涼爽降低體溫、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立即就醫。

吳昭軍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