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牙齒不只是為了愛美 它讓你老了還能享受美食

常常看到有人對於要不要矯正牙齒感到困擾,但其實如果不矯正牙齒,不只是美觀的問題,還會讓吃東西的能力下降。所以矯正牙齒,是讓人老了之後,都還能各地趴趴走、享受美食的一個關鍵。

吞嚥不是只有吞嚥,還有嚼

如果我們把「吃東西」的動作拆開,可以分成幾期,一個是口腔準備期、一個是口腔期、一個是咽部期、最後到食道期。雖然這些名詞聽起來很困難,但口腔準備期其實是我們把食物吃進去的時候,口腔的肌肉、牙齒要能合,把食物變成容易吞嚥的食團,而且可以品質食物的味道、享受食物。

簡單來說,如果牙齒長得歪歪斜斜,或是牙齦發炎、牙齒沒有力氣,導致沒辦法好好咬、咀嚼,除了硬的東西咬不動之外,吃進去的東西也容易往臉旁邊推擠,讓整個人看起來像一隻偷吃食物的倉鼠;而且塞在臉頰裡的食物,還會卡在牙縫,變得更難吞。

但不矯正牙齒的時候,通常還年輕,可能會用蠻力把它硬吞下去,但等到年紀慢慢變大,喉嚨的肌肉老化,想吞的時候吞不下去,或是吞到氣管裡,就容易嗆到,漸漸就不喜歡吃飯,失去了品嚐美食的樂趣。

健康的牙齒應該有這些條件

其實正確的牙齒健康,應該要有這樣的目標:「在80歲的時候20顆牙齒」。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定期牙科檢查就是很重要的。

而我們對於牙齒的健康印象,還停留在「刷牙不流血」,其實牙周病的病程分為牙齦發炎、早期牙周病及中晚期牙周病。一開始只會覺得牙齒周圍有牙結石,而且牙齦紅腫,一直沒好才會進入早期牙周病階段,開始流血、而且看到「牙齒越來越長」,其實是「牙齦萎縮了」。而等到牙齒開始鬆動、移位,甚至脫落,這時候就已經到了晚期牙周病,想救都來不及了。

所以牙齒想要保持健康,應該要定期、至少每半年洗一次牙,並做定期檢查,如果醫師發現有排列不正的問題,要早點矯正;如果有蛀牙、也要配合填補,或是做根管治療,而當牙齦發炎、開始萎縮,更要配合做牙周手術或是拔牙,至少把剩下的牙齒顧好,老了才不會有吞不下飯的問題。

延伸閱讀

牙齦痛一定是牙齒有問題?告訴你牙齦痛的8種原因
臉像被刀割 拔牙抽神經都沒用 原來不是牙痛是三叉神經痛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