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真的太悶熱了,溫度履創新高,在戶外無法久待,室內沒開冷氣也受不了。醫師提醒民眾要適時補充水分,由於熱傷害症狀不明顯,觀察不易,容易被忽略,而老年人的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應多留意家中長輩的身體狀況,即使是在室內,也有可能出現中暑的情形。
近日,一名獨居的阿公因為省電費,捨不得開冷氣,居服員到宅服務的時候發現阿公全身無力、頭暈而送醫。醫師問診後發現阿公是因為過熱中暑,出現了包括食慾不振、脫水、高血鈉及腎功能惡化等情形。
室內「不通風」是中暑關鍵!75歲以上老人中暑風險高三倍
南投醫院內科暨胸腔重症專科醫師王耀麟指出,事實上,熱傷害的產生原因除了在大太陽下過度運動外,在室內也有可能會發生。造成室內熱傷害的最主要是因為空氣不流動,散熱速度下降,產熱速度大過於散熱速度,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若再加上人體溫度調節不佳,則容易產生熱傷害的症狀。
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對溫度的調節能力相對比較差,當室內溫度持續上升,過度出汗而處於脫水的狀態,更會加重熱傷害的發生,75歲以上老人中暑風險為一般成人三倍。
老人中暑症狀不明顯:嗜睡、排尿減少要注意
王耀麟指出,老年人的進食量較少,吞嚥功能也較退化,天氣熱時水份與食物補充又更少,可能會因為高溫環境、大量出汗而出現脫水、惡化的狀況。
但是,老年人的溫度感知與調節能力相對較差,中暑的最早症狀是大量出汗、心煩、口渴、疲倦,之後是體溫升高、頭暈、嘔吐、下肢肌肉痙攣。但是,有些老年人因為感受能力遲鈍,還沒察覺到中暑初期症狀時,就已出現了虛脫的情況。
因此,王耀麟特別提醒,家中有長者的人,如果忽然毫無理由的出現嗜睡的情形,就要特別留意。可以透過尿液多寡與顏色觀察、體溫與皮膚彈性等等細節來注意長者的健康。 尿液方面,可以注意排尿次數與排尿量、顏色,一般正常的尿液顏色應為淡黃色,如果比淡黃色深,例如出現蛋黃一樣的顏色,就表示身體已經開始脫水,需要馬上補充水分。
保持通風、補充水分,可減少熱傷害發生
保持良好的空氣流動是避免這種狀況發生最好的方法,另一方面適時補充水分也能減少熱傷害發生的機會。王耀麟表示,千萬別以為在室內就不會發生,不管是位於室內或室外,若是產生頭暈不適、全身虛弱無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及體溫升高等等之症狀,都要注意是否有熱傷害的可能。
他建議,如果開始出現中暑症狀,可以適時適量的水分與電解質補充,像是讓長輩飲用稀釋的電解質飲料(如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如果長輩若症狀加劇,則應盡速離開高溫環境以及迅速就醫。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