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失智症發生率約為每 3 秒 1 人、每年有 1000 萬新個案,目前全球有超過 5 千萬名失智者,大多數失智症個案在中低收入國家發生,所耗用的社會照護成本龐大。台灣的失智症人口,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已逾 29 萬人,且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為此臺北市也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積極參與執行。
最新的《 2020 年失智症創新準備指數:全球 30 個城市》報告,臺北市位居亞洲城市第 3 名,其中「失智策略與投入程度」單一指標(Strategy and Commitment)居全球第 3 名,臺北市府未來也會更積極提供更完善的醫療照護,若有需要的民眾也可撥打 1966 (長照服務專線)進一步諮詢。
《 2020失智症創新準備指數》研究:臺北市居亞洲城市第 3 名
根據全球高齡化聯盟(GCOA)、阿茲海默症國際組織(ADI)及 Lien 基金會 (LIEN foundation) 於昨日發布《 2020 年失智症創新準備指數:全球 30 個城市》的報告中,臺北市位居亞洲區國家第 3 名(全球第 15 位),領先北京、香港、雅加達等城市。
這份報告中有專業團隊,對全球 30 個大城市評估,在不同國家、人口數、經濟規模及醫療保健,包含國家政府政策,對於失智症的創新與準備情形,共分為 5 個面向:
- 失智策略與投入程度(Strategy and Commitment)
- 診斷及早期發現(diagnosis and early detection)
- 照顧的可近性(access to care)
- 社區支持(community support)
- 商業友善環境(business environment)
臺北市各指標評分「失智策略與投入程度」居全球第 3 名!
失智策略與投入程度(Strategy and Commitment)臺北市居全球第 3 !臺北市府表示,人口老化加上失智症,造成許多家庭有龐大的照護需求,臺北市在 2018 年 3 月依 WHO 的失智症全球行動計畫,制定具體的執行策略及行動方案,建立標準化的診斷及診斷後照護流程,創建一站式服務,以政府資源介入照護,並整合各局處資源成立失智網絡工作小組,以失智症行動計畫,積極應對城市人口的快速高齡化。
臺北市在診斷及早期發現(diagnosis and early detection)得分較低,主要是臺北市目前失智人口約 3 萬 8 千多人,目前僅有 55 %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同時有 5 成家庭照顧者獲得進一步的服務,未來仍需透過更多方式,讓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提高,並持友善態度看待失智症患者。
而臺北市目前有 34 家醫院,能提供失智症確診與治療服務,佔臺北市醫療院所的 94 %,並建立 8 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針對失智者進行整體性與系統性的個案管理與需求安排,若民眾有相關需求,可向醫療機構諮詢,並及早接受專業的治療。(臺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網)
2030 年台灣將有 32 萬人罹患失智症,如何預防更重要!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目前失智者人口已逾 29 萬人,且失智症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學者推算 2030 年將有 32 萬人罹患失智症,此數據可能每 20 年成長一倍,而臺北市的失智人口。
未來失智症的預防,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除了繼續強化失智症政策,政府要能真正投入落實政策,更需要結合民間產業、非政府組織、學者等共同協力推動失智照護行動,並積極參與高影響力且以行動為導向的全球國際合作。
WHO 於 2017 年 5 月提出「2017-2025 失智症全球行動計畫草案」
(DraftGlobal Action Plan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包含 7 大重點:
1. 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政策的優先議題
2. 提升失智症認知與環境友善
3. 降低失智症罹病風險
4. 提供完善的失智症診斷、治療與照護
5. 支持失智症家屬及照護者
6. 建置失智症資訊系統
7. 加強失智症研究與創新
「找小照了解長照」LINE官方帳號,立即線上申請長照服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表示,我國在 2025 年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目前已積極規劃長照服務,不論是失智症患者或其他長照需求者,都可以撥打 1966 長照服務專線諮詢,臺北市政府也推出「找小照了解長照」LINE 官方帳號,會主動推播長照資訊。(「找小照了解長照」LINE搜尋加入好友 @ltc_taipei)
「找小照了解長照」LINE 官方帳號上,可線上申請長照服務、喘息服務、交通接送服務等,另有提供「失智症服務網」、「長照 2.0 服務區」及「長照服務資訊地理地圖」的功能,讓民眾可查詢住家附近的長照資源、長照相關資訊。
參考資料:Dementia Innovation Readiness Index 2020: 30 Global Cities released by the Global Coalition of Ageing,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nd the Lien Foundation
圖、文/江宏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