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便便療法」將上路 微菌叢植入治療究竟是什麼?

照片檔 ID:876738138

近期,衛福部公告了微菌叢植入治療將納入台灣的常規治療,未來可將正常糞純化後,透過灌腸、內視鏡或口服,植入被困難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 CDI)、難癒的病人。「微菌叢植入治療」究竟是什麼,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啦!

首先,要先認識新常規療法所要治療的目標──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 CDI)。

梭菌感染是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主要原因,會造成腸道上皮組織發炎,症狀包含腹瀉、偽膜性腸炎、毒性巨腸症,甚至會腸穿孔,復發率高,且可能導致死亡。

梭菌感染最初主要局限於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不過近年來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梭菌感染開始影響正常人群和接觸醫療環境的群體,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的問題之一,因此,探索新的治療策略具有其必要性。

「吃便便療法」最早出現在中國

其實最早將糞便用於治療的是中國。東晉時期的葛洪,在其所著《肘後備急方》中,記載了當時用糞清治療食物中毒和嚴重腹瀉,「絞糞汁,飲數合至一二升,謂之黃龍湯,陳久者佳」,還記載了用動物糞便治療疾病,如「驢矢,絞取汁五六合,及熱頓服,立定」。

16世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口服糞水治療嚴重腹瀉、發熱、嘔吐和便秘等疾病。

西方微菌叢植入治療半世紀迅速發展

在西方,微菌叢植入治療(FMT)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 年,由美國科學家Ben Eiseman的醫生與團隊所研發。他們利用糞便灌腸,治療4名由於梭菌感染而岌岌可危的病人,獲得了成功。

在接下來的50年中,關於FMT治療複發性梭菌感染研究的眾多報告,均表明FMT對反覆性梭菌感染的臨床治癒率高達90%

2013年5月,美國將 FMT 納入研究型新藥管理;2013年,FMT成功治療嚴重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合併腸內瘺感染;2015 年,研究人員提出了FMT升級治療策略 (step-up FMT strategy);2016年3月,FDA發布了FMT治療CDI所需的臨床試驗審查(IND)新規。

目前普遍認為FMT很少發生重大不良事件,且短期、長期複發率較低。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如隨機對照試驗和對照組的隊列研究,以確認其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糞便銀行」興起

現在,「微菌叢植入治療」在全世界迅速發展,帶動了「糞便銀行」的興起。所謂「糞便銀行」是設立來收集腸道的好菌銀行,並為醫生提供可靠性、標準化、供應穩定及高品質的糞便製劑。2017年,亞洲首間「糞便銀行」成立於香港。不過,目前台灣還沒有相關的企業。

台灣首例兒童腸道菌叢移植

根據《聯合報》報導,去年底,林口長庚出現了台灣首例兒童「糞便腸道菌叢移植」個案,11歲哥哥的新鮮糞便,救了5歲誤食強鹼的弟弟。

弟弟因為誤食強鹼,引發敗血症及腸胃受創時,持續接受大量抗生素,以致改變腸道菌叢,好菌幾乎不見了。

醫師決定利用11歲的哥哥,提供30公克新鮮糞便,經過特殊處理,製成腸道菌叢混合物,並加入250CC生理食鹽水,經由大腸鏡灌入男童的大腸、直腸等部位,也就是將哥哥的腸道菌叢移至弟弟的腸道系統,糞便移植隔天,弟弟的腹痛就得到改善。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修正草案預告後,將收集各界意見,若一切順利,經60天評論期後,最快8月就會公告施行,醫學中心或具有教學醫院資格的區域醫院,具有符合資格的操作人員及設施、設備,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登記後,即可施行。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