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TT 的「BabyMother」版上,常有媽媽在上面發文求問自己所遇到的狀況,是否大家有一樣的經驗,日前就有名快要生產的準媽咪詢問說:「剖腹產可以選擇全身麻醉嗎?」引起了一陣熱烈的討論。
原來是因為該名產婦,在生第一胎時因產程遲滯,後來改成剖腹生產的方式,但在半身麻醉的情況下,醫師一動刀就讓她緊張得哇哇叫,最後只好在增加安眠藥讓她睡著後才能繼續。而現在第二胎生產也是採用剖腹生產,所以令她突然擔心起會發生跟上一胎一模一樣的情形,於是到媽寶版上求問其他媽媽的相關經驗。
關於生產麻醉的常見問題
Q1:剖腹產可以選擇全身麻醉嗎?
亞東紀念醫院疼痛科主任吳佳展表示,如果產婦在手術台上真的非常緊張,即使半身麻醉能使腹部以下沒有知覺,產婦緊張的程度也嚴重到無法清醒著配合安靜平躺著進行手術,此在事先與婦產科醫師討論且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配合產婦狀況進行全身麻醉。不過這一切的進行,都會在做好「麻醉規劃」下進行的,包含先做好一切的清潔消毒作業,以及小兒科醫師在旁預備,才會開始進行麻醉及手術。
前者是為了減少麻醉藥物隨著血液進到胎盤影響胎兒,盡量縮短麻醉到胎兒生出的時間是首要任務,讓藥效產生到婦產科醫師劃開肚皮抱出寶寶,大致上在 5 分鐘內就能完成 ; 後者則是在寶寶出生時進行整理生理狀況評估,如果有出現寶寶不太想哭、或缺氧問題時,小兒科醫師可及時做出適當處理。
Q2:剖腹產為什麼多半採取半身麻醉?半身麻醉跟全身麻醉的差異是?
- 全身麻醉
採用吸入或點滴給藥的方式,讓麻醉藥物進入體內使其進入睡眠狀態,直到手術結束為止。
- 半身麻醉
從腰部的脊髓以注射麻醉藥物的方式,讓脊髓內的神經浸泡在藥物之中達到腹部以下暫時喪失感覺,並且失去活動能力的麻醉效果。
吳佳展表示通常在一般手術中,會優先採取全身麻醉而非半身麻醉的方式進行手術,主要考量有以下幾點:手術部位是不是在上半身,如果是,就不適合半身麻醉;或是患者本身有較不適合半麻的情形,如脊髓疾病、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有重大心肺功能等情形。
根據部位來看,產婦本身若沒有特殊狀況的話,通常都以「半身麻醉」的方式進行。因為全身麻醉有可能會讓產婦出現噁心嘔吐及呼吸道併發症等的情形,再加上全身麻醉所使用的藥物,會進入血液循環流至胎盤,可能會對寶寶呼吸功能產生抑制,進而造成缺氧,所以對於產婦及胎兒而言,半身麻醉是比較安全的麻醉方式。
除非像是發生胎兒窘迫的緊急狀況,那就會採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讓寶寶趕快出生確保安全。另外還有 1 種情形也會使用到全身麻醉,那就是半身麻醉效果不理想時,常見的情形有:
1. 藥物代謝比較快
可能會在手術後期進行縫合時,感覺到明顯疼痛,此時麻醉科醫生就會用少量的藥物讓產婦睡著,直到手術結束。
2. 手術時間被延長
通常使用在半身麻醉的藥物,都是採用一款名為「MARCAINE(麻佳因)」的長效型局部麻醉藥,藥效通常可以維持 2 ~ 3 小時,所以若是手術因為某些原因延長的話,也會採用全麻的方式讓產婦入睡,讓手術能夠更加順利進行。
Q3:聽說半身麻醉因為打針的地方在腰部,所以容易造成腰痠背痛?
吳佳展表表示,如果在打半身麻醉時,過程是順利的話,基本上是不會出現腰背疼痛的情形,但是每一個人的情況不同,如果有脊髓側彎、體型過重、周圍組織過厚的話,都會增加麻醉科醫師的定位困難,有可能會需要比較多次的注射才能成功,在這樣的情形下也就容易出現周圍軟組織發炎,進而出現腰背疼痛的情形。
但仍有很多人認為產後出現的腰痠背痛多半與半身麻醉有關,其實根據研究指出,在比較打過脊椎麻醉針和沒有打過麻醉針的產婦相比,產後出現的腰酸背痛發生率並沒有差別。其實產後的腰痠背痛與生產前的長期不當姿勢,以及生產後躺床太久,導致肌肉快速消失,但卻用以往的施力方式進行活動,也會大大地增加腰背疼痛的機率啊!
Q4:半身麻醉一定要躺滿8小時,才不會出現頭痛後遺症?
半身麻醉後出現頭痛,是因為麻醉針是穿過脊髓硬膜再拔除有關,可以試想一下,在拔針的時候,有些人的皮膚如果癒合得比較慢,就會導致硬膜腔內的腦脊髓液外滲,於是當產婦生產完坐起身時,就會產生脊髓腔的壓力差,進而出現頭痛。
通常這種穿刺型的頭痛,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坐著和下床走沒幾步路時就會開始出現,但經過平躺休息及多喝水後就能改善,所以和有沒有平躺滿 8 小時並無直接關聯。吳佳展最後也提醒,若半身麻醉藥效尚未消退的話, 請產婦們還不要下床活動,以免因為下身無力造成跌倒的情形。
文 / 彭幸茹 圖 / 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