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親子焦點, 學齡前疾病醫療, 小學生疾病醫療, 即時新聞, 幼兒健康(1-2歲), 學齡前健康(3-6歲), 小學生健康(7-12歲), 友站新聞
兒童智慧型手錶突爆炸!不只火燒傷,日常生活還有 5 種燒燙傷危機
智慧型手錶有著接聽電話、紀錄運動等功能,因此現在許多父母都會購買一副智慧型手表以方便聯絡。不過日前新北市一名 10 歲男童在前往補習班的路上,智慧型手錶卻突然發生爆炸,造成右前臂 2 度燒燙傷、左手指 1 度燒燙傷。
男童的智慧型手錶發生爆炸當下,路邊店家先替其塗抹藥膏,男童忍痛到補習班後,老師才趕緊幫他沖水並送醫治療。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柏穎曾說,燙傷時,當下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口訣「沖脫泡蓋送」。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短短 5 個字的口訣也是暗藏許多技巧。
口訣一:沖
「沖」的目的是降溫,並不是把傷口沖乾淨,千萬不能對著傷口沖水,尤其是已經有水泡的傷口,否則容易造成感染,也建議隔著衣服沖水。 另外,「流動的水」更容易帶走皮膚上的高溫,因此沖水需使用水龍頭的水,使用冰塊的效果反而並不好。一般的輕度燙傷,大約沖水 10 至 15 分鐘即可。
口訣二: 脫
「脱」是希望衣服跟傷口不要黏在一起,黏在一起會增加處理的困難,因此可以把衣服剪開,避免跟傷口摩擦。但如果是已經黏在一起的傷口,就別再硬扯衣服,導致傷口越變越大。此時直接送醫求助,由專業醫護人員處理最好。
口訣三:泡
把已經初步降溫的傷口泡在水中,可以降低疼痛,但如果泡太久,反而會讓傷口處的皮膚組織水腫,更容易壞死;如果是有髒污的傷口,如被熱湯、熱油噴到,就不應泡水處理,否則容易有感染,只有乾淨的小傷口可以泡水,且泡的時候不建議超過 5 分鐘。
口訣四:蓋
蓋是為了讓泡水而腫脹的組織不要接觸空氣,也不要因為泡水泡太久而失溫,因此只要用濕潤、乾淨的衣物蓋住即可。如果孩子已經開始發抖,就再用乾爽的衣物包住身體,避免失溫,然後盡快送醫。
口訣五:送
如果是乾淨的小傷口,可以觀察幾天,看有沒有水泡出現再決定是否送醫。如果是髒污的傷口,可能有碰到食物、油,或任何比較髒的東西,都建議送醫處理,避免傷口感染。大面積的燒燙傷更不用說,直接送醫處理。 到醫院時,緊急狀況可以直接去急診,若是比較小的傷口,孩子沒有發燒、活動力十足,就可以掛整形外科、皮膚科等科別來處理。
另外燒燙傷分成 5 類,透過日常預防與注意安全,可有效避免燙傷傷害。包含:
- 液體燙傷:在有小朋友的家中,幾乎是最常發生在家中的意外傷害,往往因為小孩子不小心被滾燙的開水、熱湯、熱茶燙到。
- 火燒傷:因瓦斯爆炸、電線走火,或是目前大家最常使用的防疫品酒精所引發的火焰燃燒。此種燒傷會合併有毒氣體所造成支氣管及肺部的損傷,屬於死亡率極高類型。
- 化學灼傷:如被硫酸、硝酸、強鹼等化學物質噴灑到,會引發皮膚組織蛋白變性,造成脫水、皂化等變化,常見於面部及眼部的嚴重傷害。
- 電灼傷:嚴重的電灼傷通常為高壓電所引起,又分為電流燒傷、電弧傷及火花燒傷。此為相當嚴重的急症,雖然外表可能看似無異常,但電在人體所經過的地方其實都會留下嚴重的傷害。
- 其他:常見還有接觸性燙傷,像是被排氣管燙傷、太陽曬傷、帶冷凍傷、幅射線燒傷、蒸汽燙傷等也都是燒燙傷的一種。
雖然現在智慧型手錶的使用非常便利,但仍提醒家長要注意相關電子用品的品質,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來使用,難保品質上有無漏洞,最後發生意外釀成憾事,想必也是家長不樂見的結果。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