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桃群聚感染事件危機解除後,指揮中心在今日記者會中說明整個事件的順序,發現事實上這院內其實傳播速度非常快,也藉此事件發現在篩檢、匡列上還有許可修正,而指揮中心利用6張圖來進行說明。
從從個案關聯圖中可以了解個案之間傳播的關聯性,而底色黃色匡列的為院內感染、包含他醫院感染,總共有9個病例是與醫院接觸感染有關。
從另一個時序圖有每個個案接觸的時間點、發病時間點、確診時間點,從圖中分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1/7到1/14是部桃感染的關鍵期,一星期之間就發生9個病例導致院內感染的所有接觸。」
最早接觸案838是案869,最晚接觸的是案852,羅一鈞說:「我們在1/11才確診案838,從11號到14號只有三天可以做所有疫調、匡列、採檢試圖阻斷傳染鏈的發展。但當時案852、856的接觸已經發生了,做後續的動作只能證實當時的跟染。」
院內感染的發生是相當快速,11-14號當中已經傳染到下一波的感染,接下來同樣的七天當中,856又傳給了案863,又傳給了881,就是第二波。
第三波也在七天內發生,863傳染給同劇的一家人造成一家七口六人確診,羅一鈞坦言:「事實上,這對疫調、匡列、採檢都是相當大的挑戰。」後續對於怎麼做疫調、匡列都會列入檢討當中。
而在此事件當中,也是國內首次進行大規模的回溯專案,一共有四千多位民眾被匡列、採檢,羅一鈞說:「為了因應大規模的居家隔離,算是首次使用貨櫃採檢屋,從部立彰化醫院調到部立桃園,分成南站、北站,整個居家隔離期滿的民眾有固定安心隱匿的地方進行採檢,這個採檢也很順利,這些經驗在未來也會持續應用。」
雖然現在這個事件危機解除後,指揮中心也會對細部做一些檢討,主要分成兩塊:預防院內感染發生要加強感控,做好分艙分流;當疫苗進到國內的時候,該如何做好接種措施。這次院內感染的事件面臨很多疫調、篩檢的部分會是未來調整的部分。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