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耳邊傳來救護車的呼嘯而過的聲音,除了希望在車裡正在被急救的生命可以平安無事,你是不是也有一些好奇,救護車內部到底長什麼樣子?又有哪些醫療器材呢?
本月21-24日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的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中,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特別規劃了「急診室情境展示區」,讓民眾可以一窺這些搶救生命第一線的場域,究竟長什麼樣子。
救護車設備
按照衛生福利部救護車裝備標準及管理辦法,台灣的一般救護車裝備標準,需要包含:
一、附有腳架滑輪之擔架床。
二、攜帶式及固定式氧氣組各一組。
三、氧氣鼻管一組。
四、成人及兒童使用之簡單型、非再吸入型氧氣面罩各一組。
五、八號抽吸導管及十四號抽吸導管各二組。
六、可攜帶式抽吸器組一組。
七、手持式血氧濃度分析儀。
八、可折疊式搬運椅或椅式擔架一組。
九、長背板或鏟式擔架一組;並應含固定帶之配件二組以上。
十、軀幹固定器組一組。
十一、頭頸部固定器一組。
十二、可拋棄式大、中、小號頸圈各二組,或可調整型三組。
十三、充氣、抽氣或捲筒式之固定四肢用護木二卷。
十四、保護固定帶四條。
十五、一般急救箱
十六、可丟棄式手套一盒。
十七、毛毯或被單一條。
十八、滅火器一組。
現場就有展示其中的幾項醫療用品喔!
診療室
診療室中的醫療器材,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把!
包括聽診器、血壓機、耳溫槍等等,都是診療室常看到的器材。
特別介紹一下人造防塵保濕保溫器「人工鼻」。
人工鼻是為了在使用氣管內管、氣切套管的個案上,替代原有鼻腔保溫保溼的功能而產生,屬於被動式的保溫保溼元件,稱之為被動式主要是因為人工鼻本身並無法產生溫度和溼度,而是由我們所呼出有溫度帶有溼度的氣體,將它保留在人工鼻上,而在我們吸氣時,再將之帶回我們的肺部,減少我們呼氣時的溫度和溼度喪失
留觀區
病患至急診求診,經主治醫師診治,符合下列狀況者,可予以留院觀察:
(1)病情不穩定,需留院治療觀察者。
(2)病情需要急需住院而暫無一般病房床位者。
(3)診斷不明確,且病症持續者。
本次展出的病床,是由長庚醫學科技研發的「長庚電動病床」,目前在台灣的市佔率約70%。
手術室
本次展出的手術器材,是醫百科技的腦部微創內視鏡產品。
雖然本次的展覽,並沒有鉅細靡遺的將所有器材都帶來現場,但是大家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平常沒看過的醫療器材。
急診前要知道的事情
1.不是先來就會先被醫生診療
舉例來說,脾臟破掉是一個可能致死的狀況,那時所有人都必須放下手邊的事去搶救這病人的生命。即使其他病人腳趾斷掉,但並不致死,還是會讓脾臟破掉的人優先處理。
2.等待的時間可能會很久
急診總是在處理很大量病人,來急診還是要多一點耐心喔。
3. 你也許需要另一為專科醫師
有時急診醫師需會診另外的專科醫師。例如,一些病人需要外科醫師或是心臟科醫師,急診醫師會主動尋找他們來協助治療你。
4.在看急診前先做個計畫
在還沒看急診前,先擬好清單包含症狀描述及最近藥物的使用,對哪些藥物過敏,有哪些家族疾病史。也包含了之前看過哪些醫師,如心臟科醫師等。寫在紙上並放在皮包中,也許有時這些資訊會就了你一命。
5. 你不一定會拿到處方藥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藥物,(例如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 但如果醫生有開藥給你,就請務必照著服藥指示使用。如果需要長期使用止痛藥,記得和你的醫生討論確認服用方式。
6. 離開急診時要確認照護事項
你可能會需要拿到一張紙記下關於藥物使用、活動限制、以及有哪些症狀出現時需要立即返診的注意事項。
7.急診室不是用來做常規治療的地方
許多病人都跑到急診要求做大腸鏡或其他常規檢查,但這不是急診該做的事。如果你需要類似的處理,那你應該去相對應的門診掛號。
8.詳細說你為何來急診
急診醫師需要的是一些更具體的資訊,例如「我爬樓梯的時候感到胸痛又頭暈」之類的。急診醫師要幫助你,就要先知道你到底是哪邊出問題。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