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始進行手術之前,該做什麼樣的準備?除了心理上要調整之外,也要注意手術中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狀況。而在手術時如果大出血,不只會影響手術的進行,也會讓身體的負擔變重、增加感染風險、甚至影響生命安全,這時事前選擇「好的」止血劑就非常重要。
什麼是好的止血劑?止血劑主要分成添加凝血酶、未添加凝血酶 2 大類,到底兩種有什麼樣的差別?其實就差在能否「主動凝血」,反之則為「被動凝血」。
怎麼選擇手術中的止血劑?有沒有凝血酶差在哪?
凝血的過程就像是一個賽跑道,要製造包括凝血酶等各種凝血因子,缺一項就到不了終點、完成止血,而每個不同的止血方式都是不同的選手,有些選手資質普普,必須要從起跑點開始準備凝血,面對一路上大大小小的障礙;有些選手則天生素質好,為種子球員,可以直接從賽道中途開始跑,相對來說止血過程縮短很多,成功率也比較高。
一般手術中的止血,醫師可能會採取電燒、止血鉗等方式,健保也給付手術中使用的止血紗布或止血棉;但有些部位,血量多又快、器官血管分佈複雜,止血紗布、止血棉的效果不夠力,還有可能再次出血,有些部位有豐富的神經,電燒有機會造成傷害、風險比較高,也不太適合使用。
除了止血紗布之外,常用的止血方式還有止血粉、止血凝膠、止血貼片等,不只劑型不同,其中含有的成分,例如是否有凝血酶,也會影響止血的效果。
沒有凝血酶的一般止血劑多半是對傷口加壓,加速身體產生凝血因子進而止血,等於是被動使身體止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但添加凝血酶的止血劑,等於提供凝血過程中最需要的凝血因子,主動止血,讓患者不需要自己生產凝血酶,等於縮短了一半的止血過程,相對來說止血的效果也會較好。
有凝血酶的止血劑
- 主動止血。
- 直接提供凝血因子,患者不需要自己生產凝血因子,可以縮短止血過程、效果更好。
- 本身屬於凝血功能異常的體質或定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患者,建議使用主動凝血的止血劑,確保止血效果。
無凝血酶的止血劑
- 被動止血。
- 止血需要耗費的時間比較長。
- 如果本身屬於凝血功能異常的體質或定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患者,可能無法凝血而持續出血,造成止血過程中斷。
手術中最害怕大出血!手術前記得確認 3 件事
在手術中,最害怕的就是發生意料之外的出血,讓原本簡單的小手術,變成大災難。其實會不會出血,不只是看手術的大小,也要看個人的體質、以及藥物服用的習慣,這些都要跟醫師在手術前好好討論。
而在選擇止血劑時,這些容易出血的狀況,都建議可以選擇含有凝血酶的止血劑,讓止血的速度加快。
- 容易出血、凝血功能異常的體質
如果平常受傷時,傷口就不容易癒合,在手術前一定要仔細評估手術中出血的風險。
像是癌症、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肝病、透析(洗腎)等慢性疾病病友,以及家族性凝血功能障礙、身上有小傷口就容易血流不止的族群,或是年齡超過 65 歲的患者,都建議考慮在手術中使用更好的止血劑,例如含有凝血酶的止血劑。
- 正在服用有抗凝血功能的藥物
例如心血管疾病病友,可能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在手術中就不容易凝血;也有一些中藥、健康食品同樣有抗凝血的效果,建議有服用特殊藥物的患者,這些都要在手術前一併告知醫師。
- 容易出血的部位
而手術的部位其實也決定一部分出血的機率,像是在血管密集的部位開刀,就有可能造成出血;例如腦神經手術、甲狀腺手術、肝臟手術,或是攝護腺手術等。
雖然這些手術不一定是風險很高的手術,但一旦出血,也會造成術後的癒合變差,甚至影響後遺症的發生,所以在術前,也建議詢問醫師手術出血的程度,討論是否需要先準備止血劑。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