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常常喝水喝到一半就咳個不停嗎?吃飯吞了兩口,喉嚨就開始卡卡癢癢?「嗆咳」是長輩常常遇到的問題,指吞嚥時發生困難,導致食物或液體沒有進到正確的食道,而是跑進氣管裡引起嗆咳。
高齡暨社區醫學部社區健康中心行政組洪從善組長指出,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依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報告資料顯示,預估四年後(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人口占比超過20%)。
隨著年齡老化,其中肌少症為老年症候群之一,使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功能降低,也影響臉部、咀嚼肌及舌肌之吞嚥相關肌群功能減退,造成吞嚥功能改變。長者因感覺功能變差,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等情況,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
預防嗆咳七字訣避免吞嚥能力退化
為了減少長輩嗆咳發生,花蓮慈濟醫院照顧失智症長者的輕安居團隊與復健部語言治療師合作,研發「預防嗆咳七字訣」,在實施後實際改善老人嗆咳問題,讓他們不僅能放心喝、開心吃,營養不失衡。
花蓮慈院輕安居專科護理師游亞歆表示,若是處理不當,可能導致長者營養不良,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等問題。
而照護失智症長者的輕安居團隊也發現時常聽到長者抱怨「吞不下去」、「一喝水就一直咳嗽,很不舒服」、「吞東西,喉嚨卡卡的」,輕安居護理長陳巧菱說。
團隊共同研擬出「預防嗆咳七字訣」—練、正、酸、湯、靜、五、碗。 「練」,飯前吞嚥健康操,可以鍛練吞嚥肌群;「正」,吃飯坐正收下巴;「酸」,酸酸冰冰潤潤喉,長輩可在飯前喝一小口醋、梅汁或含一小口碎冰,增加唾液分泌;「湯」,喝湯半飽吃飯慢;「靜」,專心吃飯靜悄悄;「五」,使用5 c.c.的小湯匙才會入口大小剛剛好;「碗」,以碗就口頭低低,避免因使用杯子而仰頭喝水。
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為吞嚥障礙高風險族群
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心怡指出, 65歲以上老人常出現的吞嚥問題為進食速度慢、食物停留在口咽時間延長等,導致容易發生食物嗆咳或食物卡在咽部造成阻塞。
可以三大動作以主軸運動,分別為「頭頸部放鬆」(動動筋骨好放鬆),減少過度用力,幫助吞嚥;「吞嚥肌肉運動」(吞嚥保健唇舌喉),可活化咀嚼及吞嚥肌肉並減緩退化;「聲音機能運動」(嗓音保健Do Re Mi),為使用國外著名之嗓音功能運動(vocal function exercise)訓練法,增加聲帶彈性與閉合,同時也幫助吞嚥時呼吸道的保護及維持發聲與聲音的品質。
尤其對於易發生吞嚥障礙高風險族群(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即早練習,也可預防或延緩被放置胃管的機會。
喝水常嗆到?專家建議改用碗喝水
游亞歆表示,臨床上常看到長輩反應「喝水容易嗆到」。甚至因此不愛喝水、喝湯,導致其他問題。
「其實是因為使用杯子喝水需要仰頭,容易嗆到。若用碗喝水,就能降低仰頭喝水的風險。」游亞歆建議,如果有吞嚥問題,一定要及早就醫,與專家討論出解決方法,避免造成生活中的困難。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