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擦傷、割傷還是燙傷,許多人看到傷口就會想要貼一片 OK 繃保護傷口。不過,醫師提醒並非所有傷口都可以使用ok繃,包括近年流行的「液體 OK 繃」也有使用禁忌,正確使用 OK 繃才能幫助傷口復原。
林口長庚皮膚科醫師陳偉迪表示, OK 繃的組成就是一塊小紗布加上膠帶固定,可以初步避免傷口收到細菌、灰塵的污染引發感染,因此OK繃的主要功能在於「保護」傷口。
紗布、 OK 繃都是為了「保護」傷口
「一般來說,只要傷口不是很大、傷口乾淨,都可以使用。」陳偉迪指出,因為傷口容易被環境污染,所以建議若受傷還是要使用OK繃;而且,傷口上藥之後,如果沒有貼起來,容易沾黏污染物,或是與其他物體接觸時被抹掉。多了OK繃,等於是多了一層保護。
一般來說,傷口的保護首選應該是紗布,不過因為紗布大多為大包裝,因此OK繃就是個比較理想的替代品。陳偉迪補充,常有人擔心紗布貼起來之後黏在傷口上,撕下來反而是二次傷害。其實只要用生理食鹽水或是煮開的涼水沾溼,就能夠輕易將紗布分離。
3 種傷口類型不適合使用 OK 繃
- 太大太的傷口:這種類型傷口可能需要縫合,尤其是傷及真皮層的傷口更要小心護理,應該就醫評估,是否要進一步治療。
- 動物咬傷、鏽鐵誤傷等有感染風險的傷口:近年來台灣仍有被野生動物咬傷、抓傷的案例,更常見的則是被鐵釘等鐵器誤傷的傷口,這些傷口因為有感染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評估治療,如果只是OK繃處理,可能耽誤治療時機。
- 燙傷的傷口:燙傷後可能會有脫皮、起水泡的問題,如果貼上OK繃反而容易被組織液滲透。因此,輕微的燙傷只要用清水沖洗,緩解燙傷引起的紅、腫、熱、痛症狀即可。
正確 4 步驟處理,照顧傷口不感染留疤
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該分為 4 個步驟,包括了止血、清理傷口、擦藥以及保護,最後是定時清理預防感染。
- 步驟一、止血:如果傷口不大的話,人體的凝血功能很快就可以控制傷口停止流血。如果傷口略大,可以透過輕壓的方式幫助止血。
- 步驟二、清理傷口:因為傷口上容易有泥沙、污染物,如果不清理直接擦藥包紮,等於是將污染源繼續悶在傷口,因此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清創。
- 步驟三、擦藥與保護:陳偉迪指出,OK繃只是保護效果,因此傷口還是需要使用專門的藥膏,之後再用OK繃或是紗布避免傷口進一步污染。
- 步驟四、定時清理預防感染:整場活動時,我們可能會接觸到水或是污染物導致傷口感染,因此建議定期重新上藥、更換OK繃。
陳偉迪提醒,發現傷口變大、癒合不佳,出現紅、腫、熱、痛,或是傷口滲出分泌物甚至化膿的狀況時,最好儘快就醫請醫師處理,以免傷口惡化。
液體 OK 繃是什麼?正確使用才有效
俗稱「醫用三秒膠」的液體OK繃,由於具備防水功效,還可以使用在指關節等不易包紮的部位,十分受到歡迎。根據食藥署的敘述,除了包覆傷口,由於其特性,可在傷口上快速乾燥形成保護膜,進而避免水分或細菌的侵入及刺激,特別是在手/腳指間、指關節等不規則且較不易包紮處等部位,效果更是明顯,因此近年來十分流行使用。
陳偉迪表示,液體 OK 繃因為添加了酒精等消毒成分,在使用時會有刺痛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液體 OK 繃適用於乾淨小型傷口,一般來說可分為 2 大類:
- 塗抹式:相較於傳統貼布 OK 繃,具防水紙傷口保護液體繃帶。
- 噴霧式:較無痛,塗布較為均勻,具防水之傷口保護液體繃帶。
陳偉迪提醒,液體 OK 繃的透明防護層時添加了硝酸纖維素,乾掉後形成薄膜。不過真是因為這層薄膜,在傷口處理上需要格外小心,如果沒有先消毒就使用,傷口很容易就感染。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也表示,曾經有一名傷患不小心被紙箱割出1公分的傷口,且深度達真皮層,在沒有消毒的情況下緊急塗上液體OK繃,卻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差點面臨截肢風險。
蠶豆症患者不宜使用該產品!
因此,液體 OK 繃同樣需要遵守一般傷口的護理方式,才能免於發炎。陳偉迪提醒,因為液體 OK 繃有刺激性,眼睛周圍、生殖器、黏膜不建議使用;臉部、毛髮會被液體 OK 繃黏住,也不要使用。食藥署提醒,這類產品含樟腦成分,因此蠶豆症患者不宜使用。
由於液體OK繃屬於醫療器材,只有在藥局、藥妝店等才販售,購買時需注意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若有業者擅自推出並宣稱具療效,可依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處3萬到100萬元罰鍰。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