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短短 7 天內就累積到 784 例的本土病例,快速增長患者讓醫療資源相對緊繃,尤其是雙北的醫療體系已經有 6 家醫院都有醫院內部出現感染者的狀況,指揮中心也緊急將輕症患者轉移到集中檢疫所,就是為了空出醫療量能。
而這波確診者的患者年齡偏大,重症比例也較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累積到現在已經有 41 位屬於重症患者,出現嚴重肺炎或是呼吸窘迫的情況。
張上淳表示,「統計 1682 名確診者中, 有 568 人住院中,當中有 41 位屬嚴重肺炎或呼吸窘迫者,15 人住加護病房(ICU),而 ICU 患者當中有 13 人使用呼吸器,2 人除了呼吸器之外還合併使用到葉克膜。」
為什麼患者重症比例較高?張上淳解釋:「這波傳播鍊的流行,確實比較特別一點,在萬華地區都是中高年齡的族群得到感染,患者年齡主要介在 50~70 歲的病例佔得很高,基本上年紀大就是容易有嚴重肺炎,得到重症的比例還要偏高。」
而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如果用 2020 年輕重症比例來推算的話,重症患者約 3~5%,重症如果人數持續增加,就代表這波疫情還有非常多的潛在感染者。而且這波疫情主要是英國變異病毒株 B.1.1.7,傳染力更強、致死率更高。台灣不能忽視重症病患越來越多帶來的威脅。
以美國 CDC 公佈的目前的住院患者對照來看,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比例大約是 10% 左右,如果重症比例升高、台灣醫療量能被綁架,重症者就很容易死亡,死亡人數增加,對於疫情的恐慌感也會增加,所以不得不慎。
對於目前的狀況,張上淳提到「因為個案都還在變化當中,還沒確實統計多少比例是重症,知道在加護病房呼吸器的人較多,到底是病毒株關係、還是年齡層的關係?推測年齡是重要因素,其他重要的探討再做報告。」
文、王芊淩、盧映慈/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WHO 呼籲:各國應投入「新冠長期症狀」 研究!部分患者三個月後仍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