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即時/台灣可能有半數新冠感染者未確診!大規模的「廣篩」會是解方嗎?

國內疫情從5/15大爆發以來,確診人數沒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維持在高點上,但反觀死亡人數卻節節上升,昨天一口氣創下新高來到37例,專家分析:「致死率升高比較反映的是前段『應該要篩而沒有去篩』,可以用來回推一個多禮拜前全台灣可能的『實際感染人數』,台灣現在可能有半數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尚未被確診出來。」

確診人數趨勢可推算十天後死亡人數

多數民眾、專家在評估疫情走向,每日的確診人數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這個數字卻會受到檢驗量能、通報流程等影響,這時觀察死亡人數也是重要的推測方式。

台大化學系副教授、台大防疫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徐丞志提到:「『死亡人數』則是屬於『落後指標』,在取樣能充分涵蓋群體中染病者的前提下,當下的確診人數增加的趨勢,就會對應到十天後死亡人數的增加趨勢。

圖片來源:徐丞志教授

現今除了臨床第一線醫師提出對疫情的見解外,不少研究單位學者也有不一樣的觀點,徐丞志教授本身專長在於生物醫學質譜分析、微生物代謝體組多樣性化學,去年提出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線,因此登上經濟學人雜誌。如今對於國內這波疫情,他也提出他的看法。

徐丞志解釋:「以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的趨勢來看,很清楚地呈現在進入三級警戒後的兩周,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大致上呈現十天的時間差,說明了兩者間的趨勢吻合,大部分的感染者應該都有被抓出來。」

國內確診不再攀高!死亡人數卻屢創新高

但是國內的疫情大約從 5/22 開始校正回歸之後就似乎有進入高原期的趨勢,徐丞志說:「在推移十天後的死亡人數趨勢來看,死亡數字不是持平而是持續上升。這周連續三四天死亡人數快速增加,今天甚至一舉突破來到 37 人。就算因為精確死亡日期不確定把今天的死亡數往前推,死亡人數整體而言依然持續攀升。」

徐丞志認為:「可能很多輕症或無症者並沒有被採檢,而可能導致近幾天在統計數字上看有確診者致死率飆高的情況。」

即便國內醫療緊繃,但還沒有到醫療崩毀嚴重程度,現在國內「致死率升高」反映出「應該要篩而沒有去篩」的問題,這時的死亡人數可以用來回推一個多禮拜前全台灣可能的「實際感染人數」。

以致死率回推每日應該有一千人確診

徐丞志舉例:「以今天暴衝的數字,過去五天平均每日新增死亡案例已經達到 20 人左右,考量台灣醫療水平相對其他國家而言算是很不錯的,以 1.5-2.0 % 致死率來回推,兩周前每天的實際新增確診數可能已經有 1000 到 1300 人。」

但問題在於國內近期新增的個案數,只維持在 500多人再也沒有上去,徐丞志強調:「反映出可能有一半的感染者並未被實際檢測出來。雖然這些人可能大多是輕症或無症,但仍然有一部分的人是具有傳染力的,這些人都會是所謂的『防疫破口』」。

針對熱區進行「廣篩」!才能阻斷隱形傳播鍊

目前國內確診數可能被低估,不少醫師、學者都有提出「廣篩」抓出潛在輕症患者,其實這樣的方式已經有部分縣市努力想做,徐丞志說:「廣篩是在檢測量能足夠的前提之下,針對高風險的群體去進行篩檢,盡可能地去找出潛在的感染者,及早加以隔離。」

依照目前國內檢驗量能不斷提升情況下,徐丞志呼籲:「政府能加速動員核酸檢測量能(包括人力與機器),盡可能地從中匡列出潛在感染者,盡速進行隔離並提供妥善的醫療照顧。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疫苗普遍施打前,以科學的方法去對抗病毒,以減緩疫情對於社會和經濟所造成的衝擊。」

這場與病毒的戰爭才剛剛開打,但只要全民齊心,我們就有信心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輕症康復者最常見後遺症是「疲勞」!研究:染疫後影響心理和大腦是常態

情陷入膠著禍首是「家戶感染」?感染科醫師教在家該怎麼保護自己

單日37死!最年輕才三十幾歲無慢性病 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平均才8.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