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會癲癇、顏面神經麻痺?神經內科專家:不一定和疫苗有關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後,陸續出現民眾接種後發生癲癇的狀況,其中不少個案皆有癲癇病史,也有人是以前完全沒有發生過癲癇,讓人不禁擔心是否和疫苗有關?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腦功能癲癇科主任蔡孟翰表示,其實這不一定是疫苗造成的。

為什麼打完疫苗後會出現癲癇的狀況?蔡孟翰分析,一部分民眾接種完有可能出現正常的發燒的現象,而有些原本就有癲癇病史的病患,他的發作是跟發燒或是溫度變化(天氣熱)有關,我們稱之為「熱敏感性癲癇」或是「熱痙攣」,而這些體質敏感的癲癇病人可能因為發燒進而引起癲癇發作。

蔡孟翰說,「這類民眾,不只在接種疫苗,在一般的感冒或是感染引起的發燒,都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因此有可能在接種疫苗過後誘發癲癇發作。」

而疾管署的疫苗簡介中,高端疫苗接種後有 2 項罕見不良反應,分別是顏面神經麻痺和眼壓過高,讓人好奇是否也和疫苗有關?蔡孟翰表示,根據文獻研究顯示,接受 mRNA 疫苗(BNT 疫苗)比起接種 AZ 疫苗產生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大約為 2 至 3 倍,所以對於有顏面神經麻痺史的民眾,接種 AZ 疫苗是比較好的選擇。

不過蔡孟翰也強調,「雖然有可能是因為免疫的關係,打完疫苗引起免疫反應 免疫反應再去攻擊顏面神經,不過另外還有研究是顯示注射疫苗和顏面神經麻痺沒有關係,所以民眾還是不要自行猜測原因。」

照片檔 ID:917730294
照片檔 ID:917730294

有癲癇病史還是建議打疫苗 蔡孟翰:「利大於弊」 

除了少部分民眾,因為發燒曾經引起很嚴重的癲癇,甚至要到住加護病房,醫師會考慮建議不要打之外,大部分其實還是會建議施打,因為這些民眾,還是會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而引發後續的健康問題。

蔡孟翰說,疫苗對他們來說還是「利大於弊」,但如果擔心說施打疫苗引起發燒而癲癇發作的話,可以考慮打完疫苗就使用退燒藥,讓發燒不會這麼嚴重,也許就不會發作。

至於退燒藥應該什麼時候吃?蔡孟翰表示,「一般來說,打完疫苗 8 小時到 3 天內才會出現發燒反應,這時候再服用退燒藥就好,不用在打疫苗前就吃。」 但是也有研究顯示使用退燒藥,身體產生免疫的能力可能會比較差,因此建議真的有熱痙攣的現象或是高燒很擔心時再使用,一般民眾不需都使用退燒藥。

癲癇病患規則服藥、多休息 避免打疫苗後發作

除了原本就有癲癇病史以外,像是熬夜、壓力等等都是癲癇的誘發因素,要怎麼避免施打疫苗後出現癲癇呢?蔡孟翰表示,如果本來就有癲癇病史,建議還是要規則服藥、保持正常作息和睡眠,不要太緊張,大部分人都不會真的因為打疫苗而引發癲癇。

但如果是以前沒有癲癇病史,打完疫苗後,卻突然發生新的癲癇合併頭痛等症狀,那就要當心,因為可能是疫苗引起的某些嚴重副作用,例如中風或是腦部的靜脈血管栓塞,需要趕快到醫院急診。

旁人癲癇發作怎處理?5 字口訣「移、勿、側、陪、送」

身邊的人如果突然癲癇,可以怎麼進行急救呢?可以分成 5 個處理方式:

  • :先將患者附近尖銳的物品移開,如果有軟墊、衣物可墊在患者頭下
  • :如果患者出現抽搐,不要強行壓制,也不要把硬物放入患者口中防止咬舌,以免弄斷患者的牙齒或吸入異物。
  • :讓患者的臉側放,流出口水、分泌物,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 :一路陪伴患者到清醒,並安慰、告知患者發作情況。
  • :如果患者意識不清、連續抽搐5分鐘以上,就要趕快送醫。

文 / 李祉函 圖 / 蘇鈺婷

延伸閱讀:
自製優格剩一點再製保留菌種?營養師:小心雜菌比益菌多!
COVID-19/高血壓、慢性病患者可打疫苗嗎?醫師建議:早點打,且應按時服藥
COVID-19/疫苗吃緊莫德納第二劑「間隔再延長」?陳時中:根據到貨情況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