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睏、懶洋洋是濕氣重!中醫師:趁「春分」時用 2 招替身體「除濕」

春分,是 24 節氣中的第 4 個節氣,在每年的 3 月 20 日至 22 日之間到來。中醫師提醒,春分時節應替身體「除濕」護健康。

「倒春寒」易感冒,應適時增減衣物

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涂育維表示,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的「春分」,容易出現「倒春寒」現象,即是偶爾回寒、時晴時雨、忽冷忽熱,使得許多人因而著涼而感冒,因此,養生要順應氣候宜適度「春捂」。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意思是說:春天不要急於脫掉厚重冬衣,秋天時也不要見冷就穿得過多,應該視天氣狀況適當的增減衣物,也要依據身體素質維持可接受的涼意,對於身體健康才有好處。

濕邪入侵問題多,強健脾胃為解方

春分時節,因處於春雨綿綿之際,天氣潮濕較容易出現「濕症」,出現消化不良、胃口欠佳、脘腹脹滿、肢體困重、頭痛、筋骨痠痛、大便溏泄、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中醫認為,外濕會引動內濕,因此只要到春分時節,就容易皮膚發癢、過敏發作等;而飲食偏愛辛辣、味重、甘膩等食物吃得過多,則會影響脾胃運化,使得營養素無法被完全吸收,堆積於體內成為「濕邪」。

「濕邪」已是國人生病的最大元兇之一。涂育維指出,從中醫觀點來看,應留意保護脾胃功能,以幫助身體運化水濕,減少濕氣積聚,從而減少濕邪所引發的「濕症」。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濕邪纏身,簡易的檢測方式如下。

居家檢測!身體是否受「濕邪」入侵

  1. 早上起床後看看兩頰和眼下是否浮腫
  2. 按壓小腿內側 3 秒後放開,皮膚是否凹陷難以彈起
  3. 女性經期前容易水腫、浮腫
  4. 容易感到疲倦,頭部昏沉、四肢無力
  5. 大便稀軟,有時不成形或者難沖淨,容易得腸胃炎拉肚子
  6. 女性分泌物多,時常感染,出現異味及搔癢
  7. 舌頭上出現厚厚的舌苔
  8. 肌膚經常反覆濕疹、搔癢、起紅疹等,雨天時更會加重

出現以上症狀,即表示身體已有濕邪產生。

生活 2 招,輕鬆去除內外濕氣

體內除濕飲食方

涂育維提醒,想要替身體「排濕」,除了多運動排汗,也可以多吃排濕食物,例如,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蓮子等,都具有利水排濕的效果;更應多吃薑、蔥、韭菜、淮山、蓮子、枸杞等健脾祛濕的食物,當脾胃強健就能預防濕氣堆積。

環境除濕小秘訣

此外,也應注意所處空間的濕度,濕氣也會影響身體狀況,涂育維建議,隨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尤其是居家環境較容易潮濕發霉的浴室、廚房、地下室等,最好能開扇窗或加裝通風系統。他說明:「養成隨時保持乾燥的好習慣,就可以減少濕氣在身體中累積。」

  1. 利用蘇打粉除濕氣:廚房內必備的小蘇打粉能吸收濕氣,打開吸除濕氣後雖然會結塊,但仍可用來當清潔劑,刷洗浴缸、洗手台、臉盆等,去油除污兼防黴,效果頗佳。
  2. 咖啡渣吸濕還能除臭:將咖啡渣放進紗布袋或不要的絲襪、棉襪中,就成為方便的小型除濕包。
  3. 木炭、竹炭吸濕除臭,適合小面積除濕:木炭、竹炭可曬乾重複使用,不傷害環境。使用過的竹炭片,還可放入植栽內,當作肥料使用。

文 / 黃慧玫、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春分就是要養肝!喝2種花草茶護肝、8種食材幫身體解毒清熱
3月20日 春分首重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