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一定得開刀嗎?懷疑有膽結石該做哪些檢查?詳解診斷與治療方式

膽結石的好發族群以年長者居多、且女性又高於男性,但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膽結石的發生年齡逐漸降低,初期或是結石還小時多沒有症狀也沒有感覺,有些人是在健康檢查意外發現,有些人則是出現急性腹痛掛急診時才意外發現有膽結石,且掉進膽道,引起發炎、腹痛。

Heho整理包 診斷與治療

我有膽結石,該看哪一科?

一旦透過健檢發現有膽結石時,如果擔心,建議可至肝膽腸胃科消化內科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諮詢醫師相關意見。如曾發生疼痛或經醫師診斷需進一步治療,甚至需外科手術切除,也可諮詢外科醫師意見。膽結石的診斷和治療上,建議可洽肝膽腸胃科、消化內科或外科。

疑有膽結石可做哪些檢查和診斷?

大部分的膽結石沒有症狀,偶有噁心、上腹不適、疼痛及壓痛等症狀,尤其在飯後,嚴重者會伴隨發燒、黃疸、胰臟炎。造成症狀的原因是因為膽結石阻礙了正常膽汁在膽囊或膽道中的排出。如果已經有膽結石,少有自然排出消失的,可透過藥物治療及改變低脂飲食;如果沒有成功機會,最終仍須以外科手術切除。

臨床上,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檢查是否有膽結石以及膽結石的狀況,以利後續的控制和追蹤:

  1. 血液檢查:抽血檢查如果發現白血球增生、血清轉氨脢(GOT/GPT)和性磷酸脢升高,甚至膽紅素或澱粉脢上升,就能確定是否為膽結石。
  2. 腹部X光:50% 的膽紅素結石和 20% 的混合型結石這類含鈣量較高的膽囊結石,能夠在 X 光上顯影,但因透過腹部 X 光評估膽結石缺乏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不建議。
  3. 腹部超音波:診斷膽囊結石的首選工具,檢查前須禁食 4〜6 小時,檢查後可以立即進食,不用幾分鐘就可以快速且有效的診斷出來。
  4. 電腦斷層攝影(CT):除了可以診斷急性膽囊炎,也可以進一步了解整個腹腔包括膽道的狀況,評估是否有產生併發症或合併膽管結石。
  5. 核磁共振膽胰管造影(MRCP):是一種不具侵犯性的檢查,敏感性及特異性皆大於 90%,可以清楚顯示膽胰管構造,但無法同時做治療性處置。
  6.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

檢查前須禁食 8 小時,從口腔放入內視鏡(十二指腸鏡),經食道、胃、到達十二指腸第二部分,經由導管注射顯影劑到膽胰管,藉以評估膽道及胰管是否有病變。如果有結石、狹窄或其他病變,可以同時診斷和治療。也因此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目前已取代部分外科手術。

發現有膽結石時,可以透過哪些方法治療?

膽結石治療三階段

第一階段「無症狀膽石症」——飲食控制

這類病患大多不會就診,可能透過健康檢查發現。可以透過飲食習慣的改善,避免結石變大,減少疼痛的發生機會。

第二階段「有症狀膽石症」——藥物治療

此階段因為膽結石卡在膽囊管,造成膽囊內部壓力上升,開始會有化膿、發炎、發燒症狀,此階段最重要是儘速就醫。如果膽囊過度收縮,會使膽石卡住膽囊管更緊,造成急性膽囊炎病情加重,可能會引起更致命的併發症,得手術治療才行。

發作時,會以止痛、膽石溶解藥和抗生素3種藥物來緩疼痛,並且控制發炎現象。使用溶石藥物 Ursodeoxycholic acid 雖然可以溶解膽石,但效果取決於膽石組成成分,以及膽囊吸收藥物的能力。溶石要如果有效,膽石每個月可以縮小 1mm,如果是直徑 2 公分的結石,成功溶解機率約 30〜50%,但有些人不適合使用,也容易有腹瀉、對胎兒有不良作用及花費昂貴等副作用。

第三階段「膽囊切除」——手術治療

膽結石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腹腔鏡微創手術」以及傳統的「膽囊全切除手術」。

1. 腹腔鏡微創手術

如果膽結石數量和大小會有堵塞膽管的可能,或是已經出現疼痛症狀,目前多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全身麻醉後在腹部打 3、4 個小洞的傷口,讓腹腔鏡鏡頭和器械從小洞進出來取出膽囊,手術時間約 1〜2 小時,術後傷口較不痛,傷口小、疤痕少,且只需住院 2〜4 天,術後約 1 星期後就可回復原本的生活。

2. 膽囊全切除手術

「膽囊全切除手術」是膽結石的典型治療方式,全身麻醉後將傷口開在肚子的右上方,直接看到膽囊以後,將其摘除。優點是幾乎不再復發,且預後良好。

且對於有膽囊因發炎、沾黏及解剖上的變異的病人,多會考量以這種傳統的切除術來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許多人擔心膽囊切除後影響身體功能,其實當膽囊切除,膽汁從肝臟分泌後會直接進入總膽管,由總膽管取代部分膽囊的功能,直接將膽汁引入十二指腸,因此沒有膽囊對生理功能不會有太大影響;約有 1/3 切除膽囊的患者,在術後 1 個月內有排油便狀況,之後大多數功能及生活都不會有影響。

手術後居家護理該注意什麼

手術後放置膽汁引流管是為了維持膽道的通暢,讓細小結石能夠流出,同時也是做T型膽管攝影術後膽道纖維鏡的通道。

通常會安排 T 型膽管攝影或膽道纖維鏡檢查,若無結石殘留且傷口癒合情形良好,醫師就會考慮拔掉。(第一次 T 型膽管攝影約在手術後第 1 週,膽道纖維鏡約在手術後第 3 週)。

此期間應避免劇烈及過度的活動以避免膽汁流出太多,活動時膽汁引流袋應該固定在腰部或腿部。每天將膽汁引流袋倒出,觀察顏色,如果呈紅色或有膿應找醫生處理、量一天不超過 500 c.c.,若量減少甚至沒有時需回診尋求醫師處理。如有以下狀況應儘速找醫師檢查。

  1. 高燒不退。
  2. 劇烈嘔吐、腹痛。
  3. 引流管脫出、引流液呈紅色。
  4. 引流量減少且有腹痛。
  5. 傷口有紅、腫、熱、痛或膿樣分泌物。

1. 諮詢專家: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健輝
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膽囊裡有石頭
3.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膽結石簡介
4. 中山醫訊,〈膽結石治療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