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進入高原期,但今日確診數比昨天略少,指揮中心宣佈新增 66,283 例確定病例,分別為 66,247 例本土個案及 36 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有連續幾天的病例下降,可能與這幾天是假日有關。」另確診個案中新增 40 例死亡,其中有 2 例是年齡不到 10 歲的兒童。
今日新增 66,247 例本土病例,為 31,588 例男性,34,625 例女性,34 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 5 歲至 90 歲以上,確診個案分布縣市:
- 確診破萬縣市:新北市(15,708例)
- 確診破千縣市:桃園市(8,636例),高雄市(7,286例),臺北市(7,185例),臺中市(7,140例),臺南市(4,501例),彰化縣(1,979例),屏東縣(1,973例),新竹縣(1,927例),基隆市(1,478例),宜蘭縣(1,473例),新竹市(1,300例),苗栗縣(1,130例),花蓮縣(1,033例)
- 確診破百縣市:雲林縣(906例),南投縣(843例),嘉義縣(568例),臺東縣(549例),嘉義市(317例),澎湖縣(159例),金門縣(119例)
新添兩名兒童染疫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 40 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7例具慢性病史、15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2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5月20日。
陳時中提到:「我們有檢討重症的標準,發現趨近於嚴格,中症先前有檢討過,但對中症轉重症沒有明確申報標準,導致重症數會偏低,會跟專家做討論,確切了解中症到重症的狀況,讓疫情監測變得比較準確。」
羅一鈞提到:「死亡個案當中有兩位是未滿十歲小朋友,其中有一位一歲男童,在家中睡午覺期間發現昏迷。帶去醫院急救,到醫院就沒有生命徵象,經過急救仍死亡,法醫相驗沒有發現外傷,但是引起什麼樣的病程變化,目前還無法詳細確定,該個案是本土確診死亡個案年齡最小!」
另外,一名死亡兒童是 3 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羅一鈞說:「個案在 5/16 發燒 38 度多,快篩陽性到醫院採檢 PCR 後返家,5/17 高燒 41.3 度,四肢發紺到急診就醫,出現意識喪失、頭部僵硬、四肢痙攣抽漢搐,有肺炎和腦水腫情形,合併嚴重腦炎缺氧、心律不整以及神經性休克,經過瑞德西韋、降腦壓治療仍不治在 5/20 病逝。」個案也是國內第 6 名兒童腦炎個案,第 3 例兒童腦炎死亡。
調整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條件
另外,國內確診者數大量增加,不少患者都想要申請口服抗病毒藥物,陳時中強調:「並不是所有確診者都要使用藥物,在國外及藥廠的研究,需要有相關風險者使用起來才會有效果,完全沒有風險者有無使用藥物結果都差不多,需要有相關適應症。」
指揮中心針對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對象進行調整,一度把吸菸納入風險因子。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專家開會後認為證據不足,因此把『吸菸』或『已戒菸者』從風險因子中移除。」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打疫苗加自然感染「綜合免疫力」!專家剖析再次感染可能性
無症狀確診者不需要治療?中醫師籲:體內病毒潛伏,用清冠一號或類清冠治療效果佳
整理包/確診後有哪些藥物可以治療?一表看懂四種藥物適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