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這波本土疫情不少兒童染疫,除了腦炎引發家長擔憂,端午連假台大醫院出現第一個染疫康復兒童,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分析:「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確診過的兒童在一個月內有發燒、皮膚紅疹、眼睛發炎、淋巴腺腫大等,尤其是國小、國中年齡比較大的兒童,康復後出現奇怪症狀表現時可能就要留意。」
10 歲童確診康復!一個月後高燒休克送醫
國際間已看到不少文獻在探討多「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問題,往往兒童引發此疾病都是在染疫康復後,而國內也出現這樣的個案。台大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林銘泰指出,該名 10 歲男童是在 4 月底確診新冠肺炎,輕症 2 天痊癒,一個月後在 5 月 28 -31 日出現腹瀉、淋巴結腫大、紅疹及手腳腫等症狀。
男童經臨床醫師診斷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6 月 1 日住進加護病房救治,所幸 6 月 5 日病情穩定轉出加護病房。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會令醫師如此擔心,在於它有一定的危險性,林口長庚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提到:「其併發症高, 冠狀動脈異常的比率可高達 10-50 %, 死亡率也可到 1-2 %,甚至有超過 1/3 的病童會併發休克,通常呈現暖性休克,而病人這時都需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什麼是「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雖然發生率低,確實值得關注,呂俊毅解釋:「系統發炎症候群發生其實跟染疫輕重症沒有關係,不是說重症才會發生,真正機轉不清楚,推測跟某些個人體質因素,在新冠感染之後雖然新冠病毒消滅,可是身體的免疫反應在某種原因之下又被啟動,造成身體各個器官的發炎與傷害,詳細機轉全世界也都還不是很了解。」
至於哪些族群該注意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呂俊毅說:「確診過的人在一個月內有發燒、皮膚紅疹、眼睛發炎、淋巴腺腫大,以一些奇奇怪怪的症狀表現可能都要考慮,尤其發生的高峰大約落在一個月內,有些人是在 2-3 星期左右,也有些人是 1 星期內發生、也有在 5 個星期內發生,但大部分以一個月範圍內為主。」
多系統發炎症候群臨床症狀包含:
- 腸胃道症狀(嘔吐、腹痛、腹瀉等)
- 皮膚粘膜症狀(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手足肢端腫脹)
- 心血管系統(心肌功能異常、冠狀動脈異常)
- 神經學症狀
- 凝血功能異常
- 呼吸症狀等
今年多兒童染疫!醫師:預期還會出現MIS-C個案
若各個器官都發炎,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嚴重時是可能導致休克、死亡,有些也會影響到心臟,至於有無後遺症?呂俊毅說:「就看發炎的情況看有沒有影響到器官的傷害,大部分如果有及早就醫、處理好都會恢復。」
這種症候群很罕見,吳昌騰以數據來分析:「每 100,000 名確診兒童中 ,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發病率在 Alpha流行期間為 54.5,在 Delta 流行期間為 49.2,在 Omicron 流行期間為 3.8。」
呂俊毅提到:「這名 10 歲男童個案不確定是否為第一例,主要去年五六月疫情時個案相對很少,發生率也沒有很高,所以今年確診個案多比較容易看到,預期後續可能還會出現這樣的個案。」
醫師們呼籲家長趕快帶孩子去打新冠肺炎疫苗,不光是可以預防新冠重症,還能預防如果不幸染疫一個月後可能合併高燒和休克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家長憂兒童康復後發生MIS-C!醫師:持續發燒+六大症狀要警覺
康復者怎麼判別是不是「重複感染」?醫師:一定要有症狀再篩檢
兒童染疫後腦炎為什麼如此致命?典型7大症狀提早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