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猴痘病毒基因出現變異!專家解讀影響有多大?

國際間累積猴痘的個案數越來越多,短短時間內從四千例個案上升到七千例個案,甚至從國際期刊《自然》指出,猴痘病毒基因序列有變異,引起民眾擔憂!國內專家均認為,其實科學家對猴痘已經有既有的認識,比起新冠病毒更能掌控,根據已知資訊好好防範不用太恐慌。

專家:病毒突變是一件很常發生的事

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先前發表的研究指出,與 4 年前猴痘病毒株相比,該次病毒株有 50 種遺傳變異,推測有加速進化的跡象!擔憂成為新冠病毒以後下個新興傳染疾病,對此,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表示:「研究樣本很少,也沒有分析這些基因序列改變了什麼功能。」

國內也對研究提出見解,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顧銓指出:「病毒突變是一件很常發生的事,但突變不代表就很可怕,即使部份突變有影響到某些蛋白序列,也不一定會影響病毒本身的生物學功能、宿主免疫反應。」

張雯也持相同看法,他指出:「主研究觀察猴痘的演化時間上還太短,只知道傳播的猴痘病毒基因序列有突變,但還需要動物實驗,也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證明猴痘的突變,是不是真的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病毒的感染,以及影響免疫逃逸。」

猴痘根新冠病毒大不同!免疫逃脫機率較小

從過往經驗病毒突變可能就會造成免疫逃脫後,增加感染的風險,張雯解釋:「猴痘病毒大小約 350 奈米,基因體較大、蛋白質構造複雜,也因此讓抗體可以結合的目標很多,相對能『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是比較難,不像新冠病毒是只要棘蛋白有突變就會讓抗體失效。」

張雯強調:「猴痘感染後病徵明顯,相對容易偵測,也容易阻斷傳播路徑,加上已有的天花疫苗可以抵抗猴痘,需要準備應對猴痘的時間相對較充足。」

猴痘感染患者年齡層改變!與疫苗接種有關

正因為猴痘並非新興疾病,科學家們已有一定的認識,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徐維莉說明:「1970 年首度發現猴痘感染人之後,持續追蹤每十年猴痘感染的族群,發現感染的人數呈倍數增加,且確診者年齡有上升的趨勢。」

在 1970 年代主要是 4 歲,到 2010 年代 21 歲, 而 2022 年這一波猴痘疫情則是 40-50 歲以下族群。徐維莉指出:「反映猴痘的流行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有關,此時間點之後的學齡前小孩沒有接種疫苗,隨著年齡、社交圈增長,也增加了猴痘傳播的機會。」

目前第三代的天花疫苗經過多次實驗,讓病毒弱化到無法在細胞中自行複製,比起第一、第二代的疫苗相對更穩定,先前疾管署也證實正積極洽購當中。

徐維莉提醒:「目前猴痘病毒的研究仍很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天花疫苗接種後人體產生的抗體可以維持多久,應該要評估讓醫護人員等高風險族群接種天花疫苗,以及考慮成人接種疫苗以保護兒童。」

猴痘比起新冠病毒更能掌控!

由於猴痘病毒傳播途徑很廣,包括直接接觸、體液、間接接觸污染的物品,相較其它病毒,猴痘病毒離開人體可在環境中存活 35 週,而引起一些擔憂。徐維莉表示:「其實科學家對猴痘已經有既有的認識,比起新冠病毒更能掌控,根據已知的資訊好好防範則不用太恐慌。」

顧銓認為:「目前很多研究的病毒是平常因為公共衛生的事件較少而容易被忽視的,爆發的時候才有較多關注,針對目前猴痘的爆發仍不需要太恐慌,但我們應該重視這些傳染疾病的公衛和監測。」

1.參考文獻:Phyl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and signs of microevolution in the 2022 multi-country outbreak of monkeypox virus
2.參考資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猴痘症狀有哪些?怎麼預防感染?國內專家解析、QA 一次看
首例猴痘!留學生從德國返台出現紅疹 台灣為亞洲第三個出現個案國家
染猴痘防疫險也賠 產險業者提點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