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學齡前健康(3-6歲), 小學生健康(7-12歲), 育兒親子, 精選書摘
該不該打生長激素?兒童成長專家提治療時的 8 個注意事項
贏在發育期
數值+時程+飲食+運動,讓你的寶貝體態適中,長到遺傳的最高值,讓楊晨醫師為孩子的成長加把勁
作者: 楊晨
出版社:大都會出版社
責任編輯:賴以玲
推薦原因:該不該給孩子施打生長激素一直是許多家長的疑問,特別是對長得不高的孩子來說,家長更是希望能藉由施打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高。施打生長激素需要經過哪些評估和檢查?治療時又有哪些須注意事項?兒童成長專家一次解答家長疑慮。
我常常遇到許多家長一進入診間,尚未診斷便問我可不可以給孩子施打生長激素,認為只要施打生長激素就一定能使孩子長高,或是對於生長激素有許多不同的迷思,接下來我就來為各位家長解答對於生長激素的疑問。
遺傳、內分泌、營養、環境、運動、性早熟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不同的症狀要對應不同的治療方式,需要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確認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後方可進行生長激素的施打與治療。
家長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觀察是否需要帶孩子就醫進行檢查:
- 一整年長高不足 4 公分。
- 透過身高與年齡對照生長曲線表,發現孩子的身高小於第三個百分位。
面對來看診的孩子,我會先透過手骨 X 光來推測孩子的骨齡是否超前,與身高體重測量數據和成長追蹤(至少 6 個月),來觀察孩子的成長狀態,同時調查父母親的身高、遺傳等數據,若有孩子有其他兄弟姊妹也會一同參照,來推測孩子未來的身高是否能到達遺傳下的目標身高。
而後會進一步透過血液檢查,來撿測血液中的生長激素濃度是否不足。生長激素的檢測需要安排孩子住院兩天,以口服或注射藥 物的方式來模擬孩子低血糖的狀態,從而抽血檢測生長激素濃度。
檢測報告出來後,若孩子血液中的生長激素濃度最大值小於 7,同時確認孩子 1 年內身高成長幅度小於 4 公分、骨齡小於實際年齡 2 歲以及身高小於成長曲線圖第三百分比,才可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向健保機關提出生長激素治療申請。
許多疑似生長遲緩的孩子由於檢測結果介於邊緣值而無法符合 健保補助的規定,才需要考慮自費進行生長激素治療的可能性。
醫師小叮嚀 生長激素該不該打?至少先追蹤 6 個月 骨齡至少要 6 個月才有辦法判斷生長狀況,若寶貝沒有追蹤 成長狀況至少 6 個月,就無法評估是否能施打生長激素喔!
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點:
- 晚上九點至凌晨三點的睡眠時間。
- 運動過後。
- 感到飢餓時。
由於在上述的狀況下其實是不方便或是不適合進行抽血的,不同人的消化時間與感到飢餓的狀態也不盡相同,可能會影響準確性, 所以才以藥物來模擬進行抽血檢測。
進行生長激素治療時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在正確時間點施打:一天中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點 為晚上九點至隔日凌晨三點,進入熟睡後的時間,所以建議 於晚上睡前施打。
- 醫療用品不重複使用,不隨意丟棄:注射筒與針頭不可重 複使用,也不可隨意丟棄,使用過的注射筒與針頭需裝於專 用容器內,並於回診時帶回醫院進行回收。
- 常更換施打部位:必須經常更換施打的部位,勿注射於已感受到疼痛、腫塊、凹陷或受傷的部位,以免造成傷害。
- 按時施打:生長激素必須按時施打,不可遺漏,若不小遺忘或是因故錯過施打,可能會造成惡化現象,需要請醫師重 新評估並安排施打流程。
- 確實回診:進行治療者須按醫師指示定期返回醫院複診,測量身高體重,評估生長速率,以利醫師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依骨齡由醫師評估是否停藥:當男孩骨齡到達 16 歲、女孩 骨齡到達 14 歲,身高成長速率每年小於 2 公分且接近成年身高時,由醫師評估決定是否停藥。
- 留意血糖變化:生長激素會降低胰島素的作用,可能會造成血液中血糖濃度上升,需持續追蹤血糖變化。
- 關心身體狀況:進行生長激素治療期間若出現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應立即就醫請教醫師。
生長激素治療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也並非一蹴可及,除了需要長時間的接受治療與觀察外,還必須配合正確的運動、睡眠、營養等重要習慣,才可能達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醫師小叮嚀 Q:喝牛奶、跳繩、打籃球都做了,還是長不高,該怎麼辦呢? A:要透過抽血判斷生長激素是否不足。 生長激素要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才能完全發揮作用,也就是早睡、規律運動、壓力適量、營養充足、杜絕垃圾食物等條件都完善了,就能長到遺傳下來應有的身高。 若上述條件都做了,還是沒長高怎麼辦呢?則懷疑缺乏生長因子、甲狀腺素等,抽血評估是否施打生長激素。 評估生整激素是否不足,稱為「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growth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生長激素需要透過如藥物、飢餓等特定的刺激才會分泌,直接用抽血報告來看是無法判斷的。要先透過藥物刺激,讓身體達到需要 生長激素分泌的狀態後抽血,才能判斷生長激素是否真的缺乏。 「生長激素打得越多,就能長得越高嗎?」相信許多求「高」心切的人會這麼問。答案是:「不能。」每個人有 自己能負荷的限度,無論是營養或生長激素吸收和發揮的量都是一定的,若給了超過身體能承受的量,反而對身體有害。
編輯/賴以玲、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靠施打生長激素長高?打破身高迷思 楊晨醫師教你掌握 3 重點讓孩子健康成長
睡好睡滿很重要!把握生長激素分泌最佳睡眠時間 抓緊長高關鍵 4 小時
什麼運動才能長高?小兒內分泌醫師:游泳沒用,「跳」才能刺激生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