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壓太低也會引起頭痛!根據統計,每年每 10 萬人當中約 5 人會出現低腦壓頭痛,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李承軒醫師表示,任何年紀都可能會發生低腦壓頭痛,其中好發於 40 歲上下。
李承軒醫師指出,急性「姿勢性頭痛」為低腦壓頭痛的典型症狀,患者常在站立 15 分鐘內出現雙側後腦至頸部、前額部或全面性頭痛,且服用止痛藥後還是沒有太大幫助,通常症狀在平躺數分鐘內可減緩,其他合併症狀包括:
- 後頸僵硬
- 噁心想吐
- 聽覺異常及耳鳴
- 畏光
- 背痛
除上述症狀以外,還會造成血腫、靜脈栓塞、腦梗塞等造成各種嚴重的神經學症狀,不過臨床上較少見。
少數低腦壓頭痛患者發病前曾提重物、劇烈運動
李承軒醫師指出,低腦壓頭痛一般為自發性顱內低壓,通常發生原因不明,少數患者在發病前曾經有跌倒、提重物、打噴嚏或劇烈運動,「經由一些微小外力,導致脊髓硬膜產生小裂隙,造成硬膜內的腦脊髓液滲漏至外部。腦部的腦脊髓液減少導致腦下沉,牽引硬膜上痛覺神經而產生頭痛,而直立姿勢使牽引症狀加劇。」
此外,另一部分發病原因為接受腰椎穿刺後腦脊髓液滲漏或者因脊髓腔廔管造成,李承軒醫師補充,某些結締組織疾病可能因腦膜結構脆弱而較常發生低腦壓頭痛。
低腦壓頭痛治療包括保守、硬膜外血液貼片治療
至於臨床診斷方式,主要為根據臨床症狀,搭配腦與脊髓影像檢查結果或腦壓量測過低(小於 6 公分水柱)。李承軒醫師進一步說明,典型腦影像可見腦膜顯影、靜脈充血、腦垂體變大、腦部下沉等現象,而脊髓影像多數可見硬膜外液體匯集,並利用非侵入性磁振脊髓攝影精確觀察。
治療部分,一般保守治療包括平躺、點滴及口服水份補充、咖啡因攝取,但保守治療無效或是有腦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時,將採取硬膜外血液貼片治療,病人通常在治療後一兩天內迅速改善。
36 歲男工程師噁心、站立時頭暈竟為低腦壓頭痛
李承軒醫師也分享一名 36 歲男性工程師病人,某天早上起床後發現頭後側到脖子相當疼痛,甚至伴隨噁心、頭暈症狀,但頭痛竟只在站起來時出現,若躺下十分鐘內會完全緩解。
病人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發現腦靜脈竇鼓漲及輕微硬腦膜下血腫,會診神經科醫師後,診斷為低腦壓頭痛且脊椎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胸椎旁有腦脊髓液滲漏,住院後立即接受由麻醉科醫師施行硬膜外血液貼片治療,隔天頭痛症狀幾乎完全消失。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一躺下就會好的「懶人型」頭痛,原來是腦袋流失水分啦!
早上起床頭痛,表示身體正在求救!
睡眠品質差、渾身提不起勁?自律神經失調常見 7 種症狀、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