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肺癌日]-肺癌治療篇

黃聖筑、彭幸茹/專題報導  圖/陳子暄

目前現有治療

1.手術治療:

通常用於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醫師會評估腫瘤細胞的生長位置、大小和病人的健康狀況後,來決定可否切除病灶處及切除範圍,為早期癌症的主要治療方式。目前手術的方式除了有傳統開胸法,已有透過胸腔內視鏡進行的微創手術法。

2.放射治療:

當腫瘤範圍超過手術切除的安全限制,醫師將進行放射線治療,利用高能量之游離輻射來破壞癌細胞,防止癌細胞的生長與分裂。

3.化學治療:

屬於全身性的治療,藉由化學藥物來阻斷癌細胞,殺死癌細胞或是讓癌細胞停止生長,大部分屬於血管注射的劑型,也有一些是口服的劑型。

4.標靶藥物治療:

標靶藥物為EGFR或ALK抑制劑,會辨識癌細胞表面標記或傳遞的訊息分子,選擇性殺死癌細胞並避免破壞正常細胞,副作用遠低於化學治療。故在進入肺癌治療前,會先進行EGFR(上皮細胞生長素接受體)和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的基因檢測來看有無符合標靶藥物的使用。

5.免疫療法:

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是保全系統一樣,白血球就像是巡守的警衛,當它們發現身體受外物入侵之後(如細菌、病毒感染),會啟動發炎反應,進而消滅它們。所以當正常細胞發生癌變時,我們的免疫細胞會辨識癌變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異進而將癌細胞清除,但癌細胞為了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會進行各種偽裝來逃脫免疫細胞的監視,並且會分泌一些物質來抑制免疫功能,這個物質就叫「PD-L1」,它會來抑制免疫細胞對它的攻擊。

不同於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的作用機轉,免疫治療乃是讓身體受抑制的免疫功能重新活化起來,可避免抗藥性問題,並提升治療精準度,副作用更小,病患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所以在進行免疫治療前,需先經免疫染色檢測PD-L1生物標記 (biomarker),缺乏PD-L1標記的患者,將不適用免疫療法,就需採用其他方法。

PD-L1小檔案:在正常狀態下是扮演免疫調節煞車的角色,它的功能是抑制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避免過度的免疫反應而產生自體傷害,但癌細胞卻巧妙的分泌PD-L1進而抑制免疫系統功能。

結語

以上的治療方式,有時需要共同配搭進行治療,醫師會根據病患的腫瘤分期來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就目前的治療趨勢,對於第一、二期的病人會建議手術之後要再加上化學治療,第三期的病人則建議作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使腫瘤縮小後,再考慮手術的可行性,第四期的病人主要治療為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則目前最新的治療方法,但取決於有無出現PD-L1生物標記。

在現況中的治療限制,龐大的藥物費用是沈重的負擔,在健保給付肺癌的費用中,其中費用超過半數都在標靶藥物上,相較於傳統化療貴了5倍以上,但仍有些無健保給付的用藥,更是造成一般家庭沈重的經濟負擔。傳統化療法每月花費約1-2萬、標靶藥物每月5-10萬、免疫療法每個月約20萬,故盼健保能夠及早通過免疫療法的健保給付外,但日新月異的生物技術,不斷有更新、更好的藥品問世,如何使有需要的患者接受更好、更合適的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中值得思考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