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歷經三年COVID-19新冠疫情,面對新冠疫情變異快速,各國衛生單位及醫護仍積極呼籲接重追加劑與次世代疫苗預防,而截至今日國人總共施打了6300萬劑的疫苗,其中疫苗引起不良的副作用,卻讓不少人心生畏懼。
台灣實施疫苗接種政策已經數十年,針對大規模施打也有多年經驗,然而面對COVID-19疫情,現在仍有多款緊急授權疫苗在各地開打,陸續傳出有民眾施打後發生心肌炎、血栓等不良副作用,乃至於通報救濟事件大幅上升。
根據現有的審查案件結果卻引起民眾抱怨及不滿,認為救濟金高低落差大,有人能夠或百萬餘元賠償,卻有人審查後遭到不予給付與「無相關性」,認為審查標準應放寬,召集人邱南昌對此說明,常見審查過程遇到的爭議與分析。
求補償?最難在釐清因果關聯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專家委員,收到民眾提出的申請案,需要進行舉證、比對國際實證數據、翻閱民眾病例,試圖分析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是否與COVID-19疫苗有因果關係,並給予相對應的疫苗救濟金。
民眾不解有慢性病、癌症、血管組塞等心血管疾病為何不給予給付?邱南昌表示,針對COVID-19接種受害研判因果關係都有嚴謹的分類,例如需要參考國際大規模的實證醫學,並參酌病史、受害情形是否在合理接種期等。
「各國資料顯示mRNA疫苗有心肌炎,且多發生在第二劑的年輕人為主,國內觀察也確實如此,這些年輕族群也未出現冠狀動脈阻塞情況,加上癌症和冠狀動脈阻塞都是經年累月的形成,非突然性事故,因此判給疫苗是講不通的。」
亡婦獲救濟金600萬史上最高
回顧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歷史上曾經審理的個案中,邱南昌列舉有三起事件最為典型,包含一起「與疫苗有關」個案、二起「無法確認與疫苗有關」皆獲救濟金理賠,而另外他也指出國內常見不予給付救金的個案,幫助民眾對個案病情與審查的標準有具體了解。
案件一:血栓性小板低下症後群
國內一名 47 歲婦女曾因注射 AZ 疫苗十日內出現突發小腦出血和腦靜脈竇血栓,合併有嚴重血小板低下及凝血功能異常,經過免疫球蛋白和抗凝血藥物等治療,症狀仍持續惡化,並自動出院於家中死亡,該案審議為與疫苗有關,給予救濟金 600 萬,是國內史上最高個案。
案件二:格林巴利症候群
國內一名 37 歲的男性,同樣是打完 AZ 疫苗十日內,開始出現四肢痠麻無力、逐漸癱瘓與呼吸衰竭,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需要接受血漿置換治療、免疫球蛋白治療,甚至有血小板低下問題,需要使用葉克膜,後續還有腦部及橫靜脈竇栓塞等,雖無法確認與接種疫苗有關,但因病情嚴重同樣放從寬給予 120 萬元救濟金。
案件三:心肌炎個案
國內一名12歲女孩,曾於接種BNT疫苗13天後因頭痛、心、發燒及呼吸困難等就醫,隨然血小板數值正常,但發現嚴重心衰竭後病況迅速惡化,需要裝設葉克膜、血液透析、心臟節律器治療,住院中因反覆感染、缺血性壞死截肢雙膝下。
審議委員根據臨床表現實為嚴重心肌炎,雖與國外發生在疫苗施打第二劑情況不同,女童發生在第一劑,但個案太年輕且諸多併發症引起後續失能嚴重等,判定為無法確定與疫苗相關,但給予救濟金300萬元。
為什麼有個案拿不到救濟金?
邱南昌表示,國內最常見不予給付的個案心梗塞等心血管的患者,同時這也是台灣許多通報個案的診斷之一,由於台灣多數申請案例為年紀長、慢性病多的個案,審查過程需要大量梳理病史,再釐清與疫苗因果關係更要注意時間問題。
例如過去一名 50 多歲男性,已有高血脂、空腹血糖高、體重過重病史,接種 AZ 疫苗 20 天內胸痛失去意識,透過檢查發現體內的三條冠狀動脈全都有超過 70~100% 嚴重阻塞,明顯是原先長期心臟病與急性心肌梗塞發作,與疫苗無關。
另外還有一名 65 歲男性,有左側五十肩、腰椎盤炎疾病病史,接種默德納疫苗返家休息,卻被人發現倒地不起送醫前死亡,同樣發現三條冠狀動脈有高達 90~100% 的阻塞,且有心臟肥大、心肌明顯纖維化及斷裂,屬於未察覺的冠心症死亡,與疫苗無關,同樣無法獲救濟金判賠。
疫苗救濟申請為何較他國爆量?
根據邱南昌整理的數據顯示,台灣總計申請數 7100 件,相較各國案件數爆量,現審查完畢案件有 1200 多件,仍有 6000 多件仍在等待審議中,僅次於美國申請的 9888 件個案,更多因素是台灣審查速快不起來的困境。
以歐洲各國來看,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需要給付 400 鎂以上費用,而且要自己負擔舉證責任,但台灣無須付費,舉證責任更落在審查委員身上,採「逐案審查」,案件多,即使加速審查故累積下來非常可觀。
另外國外針對受害救濟的要求較高,需要個案是住院或’死亡、還要有超過一定額數的財物損失、重大傷害、永久失能等資格,但反觀國內並沒有規定門檻,只要民眾「想要申請」就可以,因此導致許多個案已經獲得院方通知「與疫苗無關」,但仍抱持「救濟金不請白不請」的心態,都是負擔加重的原因之一。
文/謝承恩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