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矮、駝背是骨鬆警訊!骨質疏鬆該怎麼預防?如何從飲食調理?營養師分享護骨本的關鍵

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疾病的發展來得悄然無聲,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多為接受健康檢查或是等到骨頭斷掉、裂掉的那一瞬間才會發現。

千萬別以為骨質疏鬆是只會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現代人缺乏運動、長期久坐、飲食不均衡等壞習慣,都是造成骨量減少的危機之一。

Heho整理包 調理與預防

我得了骨質疏鬆,飲食上該怎麼吃?有哪些飲食禁忌?

經診斷為骨質疏鬆,多數人腦海中想到的第一步就是要「補鈣」,除了補充鈣質外,還有哪些營養素需要特別留意?營養師指出,不只要補鈣,蛋白質、維生素 D、維生素 K、維生素 C、鎂和鉀的補充也很重要。

骨質疏鬆患者的飲食重點

一、適量蛋白質

  1. 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與骨骼生長密不可分,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造成肌少症,進而提高骨質疏鬆患者衰弱、跌倒骨折的風險。
  2. 每天需要吃多少蛋白質?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1.1 克;高齡長者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X 1.2 克,慢性腎臟病及特殊疾病患者應個別諮詢營養師,以確保健康。

二、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

  1. 針對更年期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為 1200 毫克;50 歲以上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每日鈣質攝取量為 1000 毫克。
  2. 鈣質攝取太多(超過 1500 毫克)對身體並不會產生更多益處,反而有可能潛在腎結石或心血管疾病風險。
  3. 除了牛奶、起司、優酪乳、優格等乳製品外,傳統豆腐、堅果、小魚乾、芝麻、深綠色蔬菜等,也都是每餐可搭配的高鈣食物。
  4. 牛奶是 CP 值最高的補鈣聖品,一杯 240 毫升的牛奶大約有 240 毫克的鈣質,建議每天早晚喝一杯奶;不喝牛奶的人可以選擇優酪乳、優格、起司等乳製品來補鈣。

三、足量維生素 D 攝取

  1. 維生素 D 在人體扮演的角色類似固醇類賀爾蒙,主要功能是調節鈣質在小腸的吸收,維持骨骼健康。
  2. 每天曬太陽 10~15 分鐘,有助於身體合成維生素 D。
  3. 飲食方面可以盡量多吃鮭魚、秋刀魚、蛋黃、牛奶、香菇、木耳等,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
  4. 現代人活動多以室內為主,又經常外食、飲食不均衡,通常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營養,可以挑選含有維生素 D 的保健食品做為日常補給。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建議,所有骨質疏鬆患者每天為生素 D 攝取量至少要達到 800 國際單位,患者應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搭配藥物治療更能護骨本。

四、補充與骨骼相關的營養素

  1. 骨質疏鬆患者除了要補充鈣質與維生素 D,還有一些營養素不可忽略。最好確保維生素 K、維生素 C、鎂、鉀攝取足夠,才能讓鈣質在體內發揮最大效用。
  2. 維生素 K 在骨頭的形成的過程,是一個很重要的營養素,可促進骨質的鈣化,能強壯骨骼。攝取不足會提高骨折風險,其食物來源包括:肝臟、肉類、蛋黃、青江菜、莧菜、菠菜等綠色葉菜類。
  3. 維生素 C 與膠原蛋白的合成有關,而膠原蛋白扮演骨骼中水泥的角色,可以將磚塊間的空隙加以密合。因此適量補充維生素 C 可以促進鈣質利用,食物來源包括: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
  4. 鎂大多存在於人體骨骼內,是防止骨質流失的守衛,負責維持骨骼正常功能。若缺乏會讓骨頭變「脆」,食物來源包括:全穀類、魚貝類、核果類、牛奶、綠色蔬菜、香蕉。
  5. 鉀也是構成骨骼的原料,足量的鉀有助於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富含鉀離子的天然食物來源包括:花椰菜、空心菜、地瓜葉、香菇、番茄、香蕉、奇異果、開心果、花生等。
4大補骨飲食要點

骨質疏鬆患者的飲食特殊禁忌

  1. 少喝濃茶、咖啡及碳酸飲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飲料,如咖啡、濃茶、可樂中含有咖啡因,最好不要過度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尤其是年紀大於 50 歲的女性,若想要喝咖啡的話,每天建議少於 2 杯咖啡。
  2. 避免加工食物:如果吃太多高磷食物,會刺激骨鈣釋出,提升骨質疏鬆的風險。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磷,大多以「有機磷」的形式存在,磷的形式和吸收率有極大的不同,特別是加工食物中的「無機磷」,在人體腸道的吸收率高達 100%,應盡量選擇天然食物,少吃火腿、香腸、貢丸、牛肉乾等加工食物。
  3. 減少高鹽食物:腎臟在代謝鈉離子的同時,會加速鈣離子流失,因此飲食上要避免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醃漬品、罐頭製品、蜜餞、豆腐乳、沙茶醬等。
  4.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吃太多糖容易催化體內的糖化作用,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糖化終產物(AGEs),造成骨骼中的膠原蛋白變質,減少骨骼強度。患有骨質疏鬆者平日應盡量減少含糖飲料、甜食、包餡麵包攝取,平日應多選擇原型食物,自然就能減少糖分攝取。
  5. 勿過量飲酒:一般建議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 2 杯、女性每天不超過 1 杯。長期飲酒過量不僅容易傷肝、傷胃,還可能影響鈣、維生素 D 等營養素的吸收利用,造成鈣質流失增加,不利骨骼健康。

藉由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骨質疏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警覺,慎防跌倒,以降低骨折的機會。

骨質疏鬆患者的飲食特殊禁忌,這些都是鈣質殺手

常見問題


Q1:網傳豆漿可做為乳製品的替代物,喝豆漿可以補鈣嗎?

豆漿的鈣質遠不及鮮奶,同重量下僅為鮮奶的 1/7 倍,加上大豆中的植酸(phytic acid)會阻礙鈣、鐵、鎂等礦物質吸收,因此豆漿不是個良好的乳製品替代物。不過,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針對更年期女性的研究顯示,補充大豆異黃酮可能有助於改善骨質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症。

Q2:每天喝牛奶就不會骨質疏鬆?

牛奶被認為是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然而造成骨鬆的因素眾多且複雜,光補鈣質仍有可能會骨鬆,還需要考量腸道吸收率問題。因為補充的量不見得等於吸收的量,搭配適度的運動和日曬,以及透過均衡的飲食,來補充幫助鈣質吸收的營養素,才是維持身體健康,遠離骨質疏鬆的上策。

Q3:吃鈣片補骨鬆容易腎結石?

許多民眾擔心吃鈣片會有腎結石、尿路結石的問題。對此營養師解釋,吃鈣片不一定會造成結石,聰明補鈣關鍵在於「攝取劑量」,如果平常服用的保健品不只一種,例如同時吃鈣片和綜合維他命,則一天的鈣質容易過量,長期下來會導致便秘、結石。盡量從天然食物攝取鈣質最好,若無法從飲食中滿足,再來考慮購買鈣片補充,建議向醫師、營養師了解補充劑量和正確使用方式。

Q4:葡萄糖胺補充品可以預防骨鬆?

不少民眾以為骨骼保健食品可以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這是錯誤的觀念,這類保健食品主成分多為葡萄糖胺、軟骨素,主要是針對退化性膝關節設計的營養配方,目的是為了讓關節軟骨不再磨損,與骨質疏鬆並無直接的關聯性。而骨質疏鬆嚴重時,也會加速膝蓋退化,建議同時補充鈣片、維生素 D,改善整體骨質,再輔以葡萄糖胺成份,幫助緩解關節炎症狀。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下手!

三十歲以前是骨骼的成長期,存骨本要趁年輕時開始做起!預防骨質疏鬆如同補破掉的圍籬,若是等到羊跑出去了才開始修補,那便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想要避免骨量減少,除了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日常生活中更是需要搭配運動、生活型態調整。對此,營養師從飲食與生活層面,分別教你 5 招骨骼保健策略:

飲食建議

  • 均衡營養: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營養,是保健骨骼的根本之道。
  • 足夠蛋白質:臨床上發現,肌少症患者有比較高的骨質疏鬆症風險。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X 1.1 克」,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高齡長者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X 1.2 克」,可以預防衰弱和肌少症的發生。
  • 適量的鈣、維生素 D3 攝取:多項研究證實,飲食中鈣攝取量較低者,會提高髖部骨折的風險,而攝取足量的鈣及維生素 D3,可以減少髖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的風險。鈣質是骨骼的原料,成年人每天至少要補充 1000 毫克的鈣質,以及 800 至 1000 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 D3。
  • 避免攝取過多鹽份:重鹹飲食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風險因子之一,過量鹽份攝取不僅容易水腫,在腎臟排除鈉離子的同時,還會加速鈣離子流失。
  • 減少含咖啡因飲料:咖啡因會減少鈣質的吸收,過量攝取容易增加骨質疏鬆、骨折風險。國建署建議,每日咖啡因成人應不超過 300 毫克、孕婦不超過 200 毫克。

生活建議

  • 維持健康體重:身材過輕、過重及肥胖者,患有骨質疏鬆的風險比較高。
  • 培養運動習慣: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增強肌力、改善平衡,減少跌倒和骨質疏鬆風險,建議每周運動 3~4 次,每次 30~40 分鐘。負重運動可以增強骨密度、肌肉力量,如爬樓梯、慢跑、跳繩、揮球拍等;阻力訓練為給與身體阻力以鍛鍊肌肉,如舉啞鈴、使用彈力帶等,若再搭配協調性與平衡性的運動,如單腳站立、太極等,加強動作的控制,預防跌倒發生。
  • 戒菸、適量飲酒:研究已證實,吸菸和飲酒過量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加速骨質流失的速度。
  • 適度日曬:每天曬 10~15 分鐘的太陽,可以讓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 D,而鈣質吸收需要有維生素 D 的協助,共同維護骨骼健康。
  • 安排骨密度篩檢:停經後及 65 歲以上女性、70 歲以上男性是骨質疏鬆之高風險族群,建議安排健康檢查,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測,了解自己現在的骨質健康程度。

預防勝於治療才是上上策!如果有疑似骨質疏鬆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並遵從醫囑治療,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預防骨質疏鬆的飲食建議與生活建議10大重點

1. 諮詢專家:HEHO健康營養師 劉思妤
2. 2021 年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3.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 骨質疏鬆症患者鈣質與維生素 D 攝取量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