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躺在床上,明明很累卻翻了很久才入睡,到了深夜或凌晨又會醒來,然後盯著天花板好幾個鐘頭,等到好不容易要睡著了,鬧鐘卻響了。雖然躺在床上 7、8 個鐘頭,但扣掉躺很久才睡著、很快又醒來的時間,其實只有睡 3、4 個小時而已。這種翻來覆去,難受的過程,你可能是得了「自律神經失調」。
⚠️ 自我察覺!當有這些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 伴隨症狀:
- 好發族群:女性、有家族病史者、生活不規律者、咖啡與酒精攝取過量者
- 可掛專科:精神科或身心科、家醫科
受到現代生活緊湊、工作壓力大的影響,越來越多人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但卻有很多人不認識或不理解,那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目前在臨床上並不屬於正式的疾病診斷名稱,更像是生理表現或症狀的統稱,也可以視為是一種「症候群」。
根據歐美研究,大約每 100 人中就有 30 人曾經歷過自律神經失調的痛苦。而國內的研究則約為 15%,近年更有增加的趨勢,比率可能已經與歐美相當。從臨床研究也發現女性自律神經失調發生率較高,男女比例大約為 3:7。
Heho整理包 症狀及原因
什麼是自律神經?它的作用為何?
自律神經就像是人體的指揮官,負責身體機能運作,像是心跳、呼吸、血壓、體溫等,讓我們不用思考,就可以維持生理運作,也正因為無法被我們的意志所控制,才被稱為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系統是由遍布全身的內臟及血管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所構成,但兩者的作用卻恰恰相反。我們可以把交感神經想像成踩油門,讓身體進入戰鬥模式;而副交感神經則是踩煞車,讓身體進入放鬆模式。簡單來說運作方式是:白天時交感神經增強,讓我們保持有活力的狀態;傍晚時換成副交感神經增強,讓身心得以充分地休息,兩者保持協調運作,才能維持身心平衡。
交感神經 VS. 副交感神經比較表
項目 | 交感神經 | 副交感神經 |
---|---|---|
作用 | 幫助身體進入緊張狀態 | 幫助身體進入放鬆狀態 |
身體狀態 | 血管收縮 | 血管擴張 |
血壓上升 | 血壓下降 | |
心跳快速 | 心跳緩慢 | |
肌肉緊繃 | 肌肉遲緩 | |
抑制腸胃蠕動 | 加速腸胃蠕動 | |
促進發汗 | 抑制發汗 |
自律神經失調會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狀?
由於自律神經系統遍及全身上下,因此只要發生失調的情形,表現出來症狀可能關係到多種器官,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 頭部:頭痛、頭重、偏頭痛
- 眼睛:眼睛疲勞、張不開、流淚、視線模糊
- 耳朵:耳鳴、耳塞 口腔:口乾、口腔痛、味覺異常
- 喉嚨:喉嚨發癢、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壓迫感
- 呼吸器官:呼吸困難、有缺氧感
- 心臟:心悸、喘氣、胸悶
- 消化器官:胃部發熱、胃部痙攣、胃潰瘍、腹脹、便秘、腹瀉、消化不良
- 泌尿器官:頻尿、殘尿感、排尿困難
- 生殖器:外陰部搔癢、陽萎、生理不順
- 肌肉、關節:肩膀酸痛、肩膀僵硬、關節乏力
- 四肢:四肢麻痺、發抖、發冷、指間有電流感、感覺遲鈍
- 皮膚、汗腺:手心腳底多汗
- 食慾:不想吃東西、飲食需求過度
- 精神方面: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降低
為什麼我會得到自律神經失調?有什麼原因嗎?
現代社會生活步調緊湊,往往都是讓交感神經掌握主導權,其實很難將自律神經維持在協調的狀態。而壓力正是破壞自律神經最大的敵人,主要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如下:
- 壓力
- 年齡增長(女性或男性更年期)
- 生活不規律
- 暴飲暴食
- 天生性格追求完美、或過於敏感者
據統計,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其中 70% 和焦慮、憂鬱與生活壓力有關,20% 為營養素缺乏和荷爾蒙失調導致,10% 則和腦神經退化疾病有關。
自律神經失調會產生併發症嗎?
在「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中,合併其他精神疾患並不罕見,譬如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憂鬱疾患等,所以處置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針對其他共存的精神疾患作有效的治療,才能將眾多身體不適及身心失調狀況作完整的處理,避免「逛醫院」的狀況發生。
迄今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已被視為是影響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焦慮症等)發生的一個重要的精神生理指標。在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的研究中也發現,憂鬱、焦慮症等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與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顯著高於健康正常人(增加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約 1.8 至 2.7 倍)。
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已被證實能預測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因此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失調,也被認為是上述憂鬱、焦慮症患者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因此針對自律神經功能的檢測評估便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