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片做成五顏六色,到底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啊?

照片檔 ID:630040378

這看起來好像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每個人生病吃醫生開的藥,或是自己去藥房買成藥吃,看到自己吞下去的藥片或膠囊有各種不同的顏色時,會不會有個疑問,同樣都是藥片,藥廠幹嘛要弄得「花花綠綠」,只是想讓吃藥物視覺舒適,還是為了要幫助分辨藥物?到底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啊?

藥片的顏色大多是藥物的原色

 其實,藥片的顏色大都就是藥物的原色,西藥的藥片以白色為主,有部份會做成黃色或橘色,例如維生素,或是治療腹瀉的黃連素(BBR),治療高血壓的脈得保(Methyldopa)與得安穩(Diovan)等等數百種藥片,還有紅色、藍色、紫色、灰色甚至是黑色的藥片或錠劑。

至於中藥藥片一般都呈現棕黃色,則是中草藥濃縮提取時所呈現的基本原色。

藥品的顏色有時是為呈現不同的藥理作用

此外,有時候藥品的顏色也會代表不同的藥理作用,例如具有補血、安定心神或調節月經療效的藥品大都會採用紅色外,具有消炎、清熱解毒療效的藥品大多採用黃色外,而具有止咳、化痰、保護胃部與鎮定療效的藥品則大多是採用白色。而具有消腫止痛或排膿效果的藥品則多數會選用綠色。

但上面的說法也無法完全概括所有的藥品,不同的藥廠即使生產相同藥效的藥品,也可能基於商業的考量以不同的顏色做出產品的個性化特徵,以形成市場區隔。

藥片錠劑採用不同的顏色,具有5種不同的作用

 而藥片錠劑採用不同的顏色,一般而言有以下5種不同的作用。

區分辨識與提醒:

有些藥品使用人工添加色素來染色,主要是為了提醒用藥者審慎使用,例如含碘喉片被染成淡紅色,而一般的止咳糖漿習慣染成黑色,都是為了提醒患者不可隨意服過量。

有些藥品採用不同顏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患者區別辨識,尤其是針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次需要服用多藥物時,不同顏色的藥品可以幫助他們區別,避免誤食或重覆服用。

提示藥物變質:

有些藥物在放置不當或存放超過有效期限之後就會改變顏色,以提示患者藥品可能已經變質,應該停止服用。例如維生素C錠劑大多都是做成白色,但如果顏色變成泛黃,就代表可能已經變質,應該處理回收,不宜再吃。

安撫兒童心情:

提供給兒童服用的藥片或錠劑,通常會製作成較為明亮的顏色,例如淺黃、淺綠、橘黃或粉紅色,看似糖果的顏色,甚至還有不同的圖案,就是要讓兒童看到藥品時能夠有比較放鬆的感覺,減少對於服藥的恐懼感與抵抗心理。

、避光防止變質:

幾乎所有的藥品都需要避光存放,以免有效的成分遇光後會分解或變質,像藥品以膠囊形式呈現,外表再塗上特定的顏色,就具有防止光線照射,避免成分被分解或變質的狀況。

五、改善口感協助吞嚥:

有些藥品的口感苦澀,讓患者難以吞嚥,藥廠往往就會在藥品外塗上一層彩色糖衣,以淡化藥品原有的苦味,讓服藥者較有意願服用。

藥品用不同顏色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的服用感

而藥品的不同顏色,往往也會給病患帶來藥性強弱的不同觀感,一般人都會認為白色藥片的藥效較為溫和,而紅色或深色的藥物的藥效會較為強烈。還有一個非正常的調查,顯示在服用相同藥效但顏色不同的藥物時,有11%的人認為白色或藍色的藥片錠劑味道會比較苦,有14%/的人會認為粉紅色的藥品會比較甜一點,另外有10%的人會認為橘色藥錠的味道像橘子一樣比較酸,顯示藥品的顏色會給人味覺感官帶來差異性。

延伸閱讀:

藥真的不能隨便亂吃,你知道正確的吃藥方式嗎?

你家留下來過期的藥到底還能不能吃?

別再亂混吃感冒藥,當心賠上一條小命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