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心理話》為什麼一天最後做出的決定,我們隔天都會後悔?

iStock-934913074

即便我們是做執行性的工作,也要不停的做出各種選擇,當大腦經過一天的評估、分析、決策之後,會進入非常疲憊的狀態,所以一天快結束的時候,做的決策通常不會太正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小孩子會在爸媽很累的時候,跑過去討糖果,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決策失常:大腦的彈性「疲勞」了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教授Johnathan Levav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的教授Shai Danziger、Liora Avnaim-Pesso研究這種「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時,用的是以色列法官在宣判囚犯假釋的案例,在一年內的1100例子中,統計發現,要是犯人審判時間是在早上開庭之後,會有將近70%的機會得到假釋,但如果是開庭時間快結束的傍晚,機會則降到只有10%。

他們評論說,無論是一個多麼理性的人,都沒有辦法在不消耗心力的狀態下,單憑客觀事實跟理性去做決定;一旦大腦工作過度,就會傾向選擇短期獎勵來獲得刺激,而不是長期利益的考量,所以法官們其實在一天將要結束的時候,比起理性,更是用「感性直覺」來判斷事情。

這也是推銷員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快速、難以消化的資訊,最後讓顧客因為決策疲勞的大腦,衝動買下產品;而我們在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也會特別抗拒不了垃圾食物的誘惑,雖然我們覺得那只是在紓壓,其實也是大腦無法自我控制的展現。

怎麼保持重要決策的精準度

而每一樣小小的選擇跟決定,其實都會是消耗心力的來源,所以如果想保持重要事情上的決策準確,最好讓其他不重要的事情簡單、有規律。像是衣服的搭配、每天的午餐、上下班的交通方式等,我們也可以看到公司的最高執行長或是國家元首,都特別喜歡遵從一定的生活模式,這也是保持警醒的方式之一。

其實在幾個網站之中切換,也是決策的一種,所以做決策的時候最好遠離社交軟體,舉個簡單的例子,像是原本你覺得自己應該吃一般的正餐比較健康,但看到臉書、IG的朋友圈分享鹽酥雞的照片,就改變主意要吃鹽酥雞,這可能只是小事,但遇到大事的時候,誰都不能保證不會被看到的訊息所影響。

另外,在每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候,通常是早上起床、完全清醒且吃完早餐的時候,規劃出一天需要做出的決定,並在早上把最重要的那幾個先決定完成;再來,除非是特別緊急或重要的事情,不然不要再列出決策項目之後,又開始增加,因為這些增加進來的項目會分散注意力,反而干擾重要決策的判斷。

再來,當饑餓的時候,大腦會渴求葡萄糖,釋放出類生長激素的需求,這時的決策很容易被外界影響,所以如果感覺到肚子餓了,最好先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再來決定,不然很可能就敗在食物上。

延伸閱讀

為什麼你會上網找路人甲訴說心裡的秘密,就是因為…

每晚都睡不著!安眠藥從1顆、2顆吃到3顆⋯該怎麼辦?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