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揪出「腦齡剩多少」替精神科醫師助攻!治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有望出現新進展

心理健康是現代社會棘手的議題,隨著醫療進步,白血病、中風或心臟病死亡率大幅下降時,自殺盛行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如今透過借助 AI 科技的判讀與發展,精神疾病有望獲得好的診斷與治療機會。

近期港星天后李玟(Coco)因為長年的憂鬱症走上絕路,震驚演藝圈,另外包含一代小生張國榮、星光大道歌手艾成、藝人楊又穎皆曾受憂鬱症折磨,也讓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該如何盡早發現與治療更受重視。

台北榮民總醫院成人神經科醫師及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智傑,在北科生醫健康論壇分享令人振奮的消息,醫界透過收集大量精神疾病的腦影像數據,可以精確找出腦病變位置和退化年齡,並且透過跟蘇黎世大學醫學團隊的合作,可以將深層腦刺激技術引入治療精神疾病,讓病人得以重建曙光。

診斷精神疾病難度高

楊智傑指出,臨床上的精神疾病跟心理問題常常彼此混淆、難分難解,很多時候即使是精神專科醫師也沒有辦法精準地判別「這是心理問題?還是大腦生理問題?」,故經常只能透過症狀診斷準則進行判斷(例如精神疾病會參酌 DSM-5 精神疾病手冊),但即便如此,要得知精神疾病程度嚴重程度,卻始終難量化。

甚至病人在經常不只有單一精神疾病,而是與其他精神疾病有重疊的現象,例如躁鬱症、思覺思調症等,使疾病判更困難,因此臨床上只透過症狀將疾病重新作定義和分類一直都有困難。

AI 大數據找出疾病特徵

多項文獻指出,精神疾病跟腦結構功能的改變有很大的相關性,楊智傑說,為幫助醫師更好的進行判讀,臨床可以使用腦影像科技去辨別病灶,但起初這項技術對於結構性或功能性的病症,例如腫瘤、中風、出血較有幫助,對於老化、失智症、精神疾病,卻不容易分辨。

因此需要透過大量蒐集病人的大腦影像,建立 AI 運算資料,終於成功找出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徵和腦部區域。後續又為了釐清精神疾病的大腦病程,又建立大腦退化與疾病的軌跡模組,將病程狀況預估量化。

預測你的腦齡剩多少?

楊智傑表示,透過腦部攝影、醫學診斷和 AI 數據的演算,可以發現病程越長的患者,他的腦部退化的就越嚴重,並且可以根據老化程度畫出健康軌跡,並藉此預測你的「腦齡」還剩多少。

研究成果還發現,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在剛發病的五年內,以及發病的十年左右,大腦退化的區域不一樣,而並非過去所想的在疾病的退化只侷限在同一腦區。

因此,透過詳細的了解精神疾病的腦部病癥區域、腦齡退化程度,透過多項的數據去驗證思覺失調症的關鍵在哪,就可以對症下藥,獲得更好的治療方式。

深層腦刺激讓精神病有救了

楊智傑指出,目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和陽明交大加入的世界最大的腦神經影像組織 ENIGMA ,參與了躁鬱症、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三個研究小組,未來將全面解析憂鬱症和躁鬱症的關鍵腦區。

除此之外,特別也和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團隊合作,發展出非侵入性的深層腦部刺激技術,原理是利用頭殼上面兩個交流點,不同的頻率綠進行交會,讓特定的腦部區域得到特定的頻率的刺激。

過去只應用在動物實驗上,但運用在人體複雜的大腦上,會有電流到處亂跑的技術問題需要克服,但未來透過模擬電流電場,就有機會改善腦部疾病問題,將腦神經科學的治療拚起最後一塊拼圖。

圖、文/謝承恩

延伸閱讀:
李玟輕生/微笑著卻內心悲傷,看不出的「微笑憂鬱症」!醫籲:別這麼做讓憂鬱爆發
不只帶走了盧凱彤 躁鬱症是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出現四症狀不要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