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親子焦點, 學齡前健康(3-6歲), 小學生健康(7-12歲), 友站新聞
兒童水壺、三色碗、漱口杯怎麼洗?清潔技巧大解析:善用麵粉、小蘇打粉、牙線棒來去油膩和污垢
幼兒園開學後,家長每天都需幫子女洗水壺、洗碗等,做好每日清潔才不會滋生細菌,讓禍從口入。只是有些小眉角需要爸爸媽媽特別注意,如水壺吸管、溝槽處,或者是學校統一購入的三色碗邊緣等處,都需加強清洗。家事達人也提供相關物品的清潔技巧,讓爸媽化身生活智慧王,輕鬆就能洗乾淨。
孩子每天上學都需要用到餐具、水壺、牙刷牙杯,只是簡簡單單的物品,清潔起來竟然有許多眉角。以水壺為例,家事達人陳安祺說,即使是每天只裝水的水壺,看似不會有任何髒污,但若沒有每天清潔,只要與唾液接觸,仍會細菌汙染,並產生「生物膜」,最後造成水質發臭。
水壺每天都要刷,三色碗善用牙線棒清潔
正確清理水壺的方式,除了注意溝槽處以外,吸管內部也應使用細刷清洗,陳安祺提醒,不能只用清水沖過,最重要的是加上洗碗精,進行「刷洗」的動作,且水壺清洗頻率應為每天,也不建議把水放超過 1 天以上。簡單刷洗過後,應將水壺「風乾」,以免潮濕環境也讓細菌孳生。
如果沒有準確清潔,要小心細菌孳生問題,因此陳安祺指出,家長與孩子出門前可以仔細聞看看水壺是否有臭味,或水質有無滑滑的觸感,若有則代表水已經被細菌汙染而出現生物膜。
除了水壺外,家長每天頭痛該如何清潔的還有幼兒拿來吃早午餐和點心的「三色碗」,有些碗口處與塑膠外殼之間有條縫隙,不易用細刷或菜瓜布清潔,陳安祺建議,此時使用牙線棒,將污垢勾出最為方便,或者在一開始購買時,若非與園所統一購買,可自行避開有縫隙的三色碗,改選邊緣接縫小的。
善用清潔工具麵粉、小蘇打粉與過碳酸鈉,功能大不同
清潔時,有些人也會遇到水壺矽膠吸管、塑膠餐具表面洗了還是油膩的問題,陳安祺分享,自己通常會使用麵粉將油脂吸掉,再用一般洗碗精清洗即可。不只是麵粉,小蘇打粉、過碳酸鈉也都是清潔好幫手,他們與麵粉又有不太相同的功能,前者為除垢、後者為漂白。詳細說明如下:
- 小蘇打粉:餐具用久感覺表面黏黏的(不是油膩感),或發現有汙垢附著時可使用,有除垢及去除異味的效果。
- 過碳酸鈉:塑膠餐具因裝南瓜、胡蘿蔔等富含色素的食物而染色或產生黃漬時,以及衣服有黃色汗漬、發霉的狀況時都可使用,有漂白、除霉的功用。只要將衣服用熱水沾濕,再用洗碗精加過碳酸鈉粉塗在表面,過半小時至一小時後輕輕一刷,再丟洗衣機即可,可用於有花色的衣服上。
最容易忽略清潔的物品「漱口杯」,也要用洗劑刷
陳安祺指出,漱口杯是最容易被忽略清潔的物品,尤其牙杯常常一、兩周才被帶回家清潔一次,而在學校時也幾乎是只用清水簡單沖過,長期下來,潮濕的環境非常容易孳生汙垢,因此可使用小蘇打粉結合洗碗精,用菜瓜布清潔;而牙刷則是耗材,只要定期更換就好。
陳安祺也提醒,在清潔幼兒使用的杯子、水壺、餐具等物品時,菜瓜布是最重要的角色,但傳統菜瓜布,也就是一面黃、一面綠的菜瓜布,其實並不適用於兒童餐具的清潔,綠色面容易發生刮傷的問題,而只要矽膠被刮傷,較更容易藏污納垢,因此家長挑選菜瓜布時,記得避免「金鋼砂」材質。
另外,陳安祺補充,用在兒童餐具上的洗劑成分應盡量溫和,爸爸媽媽不要為了達到強效清潔的效果而選擇強酸強鹼的洗劑,反而容易對人體造成危害。塑膠也要注意使用期限,萬一已經有強烈塑膠味或表面產生黏性,則不建議再使用,甚至使裝飲用水,注意以上清潔細節,才能避免對幼兒健康的傷害。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牛肉麵店用「抹布水煮麵」引發食安危機!專家提注意 4 細節挑選好店家,別把病菌吃下肚
牙膏、漱口水「加一起用」方便又乾淨?用漱口水就不用刷牙?當心錯誤行為傷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