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喝水太快太多導致「水中毒」!醫教補水 3 招式,正確喝水不再口乾舌燥

最近氣候變遷影響,台灣持續數日高溫、極端溫度也隨之增加,但有些人在戶外工作,代表部分活動難以避免在高溫底下進行,此時人體水分流失速度會加快,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引起脫水或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等健康問題。因此學習正確補水知識,才能避免危害。

炎炎夏日,開心享受戶外活動的同時,民眾應時刻注意補充水分,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說,補水需要適時、適度且適量,才能平安消暑,順利度過夏天。只是「補水 3 適」怎麼做呢?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腎臟科主治醫師朱柏齡 3 重點提醒民眾。

醫師教補水 3 招,讓民眾正確補充水分

補水招式一:適時

朱柏齡指出,補水要適時,因此建議戶外活動前 1 小時喝水,並分 2 階段補充水分,進行活動時,可以每 15 分鐘喝水一次。

補水招式二:適度

依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水分,不要等有口渴的感覺才喝水,口渴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朱柏齡提醒,只要有口渴的感覺,就代表水喝不構,盡量多喝、分次喝、慢慢喝才能緩解。另外,若活動超過 1 小時,或想要大量補充水費時,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飲料。

補水招式三:適量

出門前 1 小時適量慢速喝水 400~600 毫升,避免急促喝水,腎臟在無法負荷的情況下,會產生電解質不平衡,造成「水中毒」。戶外活動中,每 15 分鐘飲水 200~300 毫升,避免熱傷害的發生。若運動前後量體重,減輕的體重就是缺水量,須逐步補足。

什麼是水中毒?嚴重會腦水腫甚至死亡

朱柏齡提醒民眾,建議一小時不喝超過 1500 毫升的水量,否則造成水中毒。水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快速且大量吸收進水分,導致體內鈉離子被稀釋,而造成電解質失衡。一旦水中毒,輕則頭暈、嘔吐,嚴重則神智不清、抽搐、腦水腫甚至死亡。

如果已經水中毒,朱柏齡強調,此時需到醫院急診治療,會由醫師補充高濃度的鈉,讓體內的鈉離子可以回歸一定的濃度。每人體質不同,可能短時間喝超過 2000 毫升水就會水中毒,有些人則達 4、5000 毫升,總之謹記補水 3 招,適度適量且適時,正確補充水分與解渴,不再讓身體有缺水危機。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腎臟科主治醫師朱柏齡

延伸閱讀
兒童熱傷害就診數創 3 年新高!4 種熱傷害類型症狀大不同,只要 4 招就可避免
夏日炎炎小朋友也要防曬!防曬乳只需「這個量」就好?孩子也需卸妝嗎?兒童防曬問題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