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疼痛難耐的時候,不管是牙痛、經痛,還是手術後的劇痛,這時止痛藥或具止痛療效的工具便十分重要。尤其疼痛可能引起併發症,因此疼痛控制相當重要,現在術後可藉由機器的幫忙減輕痛感,關於「病患自控式止痛」機器的常見問題,麻醉科醫師一併解答。
疾病、發炎帶來的疼痛有時可以忍受,但如果是手術的疼痛就必須透過麻醉來幫忙抑制痛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麻醉科主治醫師謝明翰說明,病人在接受手術時,因有麻醉藥物作用,身體是處在睡著或是神經傳導被阻斷的狀態。
術後有效止痛可避免併發症
謝明翰提及,當麻醉退了之後,病人從沉睡中清醒或是神經傳導恢復正常時,就會開始感受到疼痛。手術後的疼痛程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手術部位、傷口大小、發炎程度等,而疼痛引發的影響非常廣,可能導致失眠、血壓高、情緒低落、活動力下降等,甚至有併發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案例。
即便手術順利完成,過度疼痛也可能引發併發症,因此現在醫療十分重視術後的疼痛控制。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傳統的術後止痛方式是透過醫師開立處方,由藥師調劑,再經護理師給藥,可分為口服或是注射給予。
病患自控式止痛,讓病人更即時止痛
但現在科技日新月異,謝明翰表示,「病患自控式止痛」機器便是目前可讓病人自行使用於止痛的儀器。醫師會設定止痛藥安全劑量與使用頻率,跟傳統的疼痛處理流程相比,提供更即時的止痛效果,病人也可以依據自身狀況決定是否用藥,還給病患疼痛自主權。
食藥署補充,病患自控式止痛適合用於胸腔、腹部、下肢及無痛分娩等手術,不宜用於上肢及頭頸部手術,也要注意使用上可能發生噁心、嘔吐、頭暈等副作用,但通常都可以藉由調整藥品的劑量來改善。至於給藥途徑則分為 2 種:
- 靜脈點滴給予:適合大部分手術,不需要額外放置侵入性導管
- 硬脊膜外腔給予:術前須先放置軟管於硬脊膜外腔,止痛效果更佳。
病患自控式止痛 3QA,醫師一次解答
有別於傳統健保給付的止痛藥,此儀器屬於自費型治療,健保並無給付,謝明翰補充,現行計價是使用 3 天自付 6300 元。食藥署則提醒,雖然在使用上有許多優點,但也需要考量經濟的負擔是否許可。此外,對於新的儀器民眾難免有許多問題,以下為民眾對常見疑問,謝明翰也一併解答:
Q1:使用這個機器會很困難嗎?
謝明翰解釋,病患自控式止痛器只有一個按鈕,在裝上機器時會有醫療人員教導如何使用,之後在病房如果有使用上的問題也可以再詢問。
Q2:會不會導致藥物成癮?
目前研究顯示,短期使用止痛藥的成癮機率極低。食藥署則補充,已設定安全劑量與頻率,不需要擔心被誤觸或是過量、成癮的問題。
Q3:我有買私人保險,會理賠嗎?
理賠事宜也是民眾最常見的疑問,謝明翰指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實支實付的私人保險都有理賠,不過建議先詢問保險公司關於理賠詳情。
若民眾想對「病患自控式止痛」更深入了解,可以在手術前的麻醉諮詢時跟醫療院所的麻醉科醫師討論。謝明翰強調,術後若進行良好的疼痛控制,不僅可提升住院時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減少併發症產生,如此才是真正打擊病魔,也恢復健康。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藍眼淚拍照、玩浮潛或 SUP 都會造成皮膚過敏?常見症狀也不同,皮膚科醫師全解析
孩子頭痛無力,可能是冷氣病!冷氣病的 3 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