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多數人而言是代表團聚的日子,但對傳統的媳婦來說卻是相當抗拒的場合。不過精神科醫師觀察,現在的社會反而是婆婆更不喜歡與年輕小輩團聚!是什麼原因出現了這樣的變化?他分析了 2 個因素。
傳統社會讓女性承攬多數家務工作,在春節團圓之際,女性得跟著丈夫到夫家,在整個春節假期扮演擁有三從四德的好媳婦,忙著準備年夜飯或祭拜,片刻都無法放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邱智強觀察到,以往鄰近農曆新年,病房就有許多家庭主婦趁此時住院治療休息一下,以迴避回夫家的壓力。
婆婆比媳婦更抗拒團聚!醫點出 2 原因
不過,現在社會氛圍漸漸改變,觀念也不似從前傳統,因此媳婦不再需要從春節開始就跟著來到夫家,與婆婆一起忙前忙後,明明在夫家做事,卻感覺自己像外人。邱智強指出,有趣的是,如今在門診觀察到,更多是身為「婆婆」的女性抗拒著與子女團聚,他分析有兩個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
媳婦學會愛自己,不再言聽計從
個人主義的提升與女性主義觀念的改變,讓女性不再如以往願意扮演傳統小媳婦,反而更加勇於說出自己的需求,也不會勉強自己配合夫家,承擔不屬於自己的工作或家務事。
現代的媳婦態度與傳統不同,婆婆難以適應這樣的變化,「以前我身為媳婦對長輩唯命是從,現在年紀大了還是無法放鬆。」面對春節大場合,婆婆仍然是最忙碌的人,自然感受不到團聚的意義,時間久了也更感抗拒。
長輩子女育兒觀念落差大
少子化的緣故,家長們更重視孩子的成長,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居住環境自然也會有所要求。邱智強說明,近年在門診中常見公婆的壓力是來自於,擔心自己無法照顧好孫子孫女,難以配合兒子媳婦(或女兒女婿)對育兒的高要求,像是有無落實清潔與消毒或高標準的教養方式等。
與小輩團聚時,2 原則幫助婆婆們調適身心
也就是說,現在往往是 6、70 歲的一群婆婆,比較抗拒與子女團聚。不僅如此,邱智強說明,這群人在身分調適上也會有比較大的狀況,「以往是她們遇上『惡婆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與過分要求,好不容易觀念和社會氛圍改變了,卻同樣是這群人承受較多壓力與責任,她們的確相對不易且辛苦。」
因此邱智強建議,婆婆們若遇到團聚場合,記得掌握下列原則,別在放鬆過節之時反而悶悶不樂,讓自己達到更舒適的狀態與保持愉快心情最重要。
原則 1:與媳婦溝通對話
婆婆與媳婦是完全來自不同家庭的 2 個人,可能平常想法不一致,相聚時勢必得互相遷就,若認為對方要求較多,或難適應對方習慣,建議適度溝通對話。如果覺得對方的要求做得到,嘗試看看沒關係,但如果無法做到,務必坦承自己的狀況,媳婦自然也會覺得婆婆其實是貼心的,也能好好理解。
原則 2:放下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邱智強表示,許多走進門診的案例,本身往往已有一定程度的憂鬱或焦慮,在難以調適的狀態下症狀就會更加嚴重。為了好好調適身心,請婆婆們一定要學會「放下」,別像從前一樣,想著犧牲奉獻、承攬所有責任。如果是教育或照顧孫子孫女的問題,就讓他們的父母負責,不要全力投入,盡量專注在自己身上,內心才會比較彈性且舒適。
春節即將到來,對於有些人是放鬆,也有人認為壓力龐大到如同上戰場一般,上述簡單的原則,亦適用在仍處於傳統家庭的媳婦身上,適時溝通與學會放下,好好迎接連假,讓身心好好放鬆!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