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超過癌症!醫教 6 招遠離三高與心肌梗塞

每當氣溫驟降時,各地都會傳出一些民眾發生心肌梗塞的案例,但預防並不是只會辨識症狀就好,而是得從控制三高、尤其是高血脂開始,才能避免最遺憾的後果。不過只單靠控制飲食、運動、吃補品還不夠,醫師總結 6 招教民眾遠離三高與心肌梗塞

過去我們總以為癌症才是對人們威脅最大的疾病,但事實上,111 年十大死因統計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總人數,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鍾遠芳說明,總死亡人數中,與三高慢性病有關約 33%(69400 人),癌症則為 25%(51927 人),代表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與嚴重性也不容忽視。

為何三高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目前已知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國健署也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 1.8、1.5 及 1.4 倍。而其中,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與心血管疾病的具體關聯如下:

  • 高血壓:高血壓會損害動脈,導致動脈阻塞,並阻止血液流向心肌而引發心臟病;甚至會使向大腦供應血液和氧氣的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起中風
  • 高血糖:糖尿病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風、周邊動脈疾病和腎臟疾病。
  • 高血脂:造成動脈阻塞、硬化的主要因素。

其中,在三高中,高血脂是民眾最不易發現異常的疾病。鍾遠芳補充,20 歲以上民眾高血脂盛行率高達 4 成,但自知率僅有 2 成 5,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也難以自行測量,導致民眾難發現與控制。因此,想預防心肌梗塞,謹慎對待自己的健康檢查報告數值,治療高血脂相當重要!

有無高血脂的關鍵:看壞膽固醇數值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部主任黃群耀說明,是否有高血脂的關鍵,其實就看人體內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數值。若前者過多,後者太少,可能就是高血脂的警訊。

黃群耀進一步解釋,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會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血液中,它越低越好。當血脂中的壞膽固醇過多積聚在血管壁,就會使得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

相反的,高密度脂蛋白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黃群耀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俗稱好膽固醇)是血管中的清道夫,可以幫助疏通血管,因此它不能過低,需要適量。面對高血脂,務必及早就醫及早疏通血管,才能避免暴露於心肌梗塞的風險下。

不能只靠飲食運動,醫教 6 招遠離高血脂

如何預防與控制高血脂?黃群耀指出,只單靠單純的飲食、運動其實遠遠不夠,他總結 6 招教民眾積極控制並找回健康。

  1. 認識高血脂標準數值:透過健康檢查來了解血脂數值,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血脂正常值: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 <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 )。
  2. 藥物治療:若想要將膽固醇控制在標準值,藥物治療是具最佳療效的方式,且可能需要維持一輩子。除了基本藥物外,飲食、適量運動和服用紅麴、魚油、薑黃等保健食品僅能作為輔助。
  3. 定期健康檢查:除了各式公費健檢,國民健康署提供 40-64 歲民眾每 3 年 1 次、65 歲以上民眾每年 1 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建議民眾可定期健檢及早發現異常、早期治療。
  4. 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民眾可自行輸入血脂等健檢報告數據,計算並掌握自身罹患冠心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及早改善健康數值、降低風險,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5. 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養成飲食均衡好習慣。
  6. 戒菸改善血脂異常: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民眾戒除菸品、改善血脂異常。
黃群耀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部主任黃群耀

延伸閱讀
女嬰罹「總膽管囊腫」比男嬰高 4 倍!兒科醫師提 5 症狀及早辨識免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