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奪走 2 條生命,衛福部 28 日公布第 1 名死者血液中有驗出「米酵菌酸」(邦克列酸);士林地檢署今證實在第 2 名死亡個案也驗出相同菌株。專家指出,從醫學角度看,不太可能是人為下毒,至於污染源究竟是否確定為澱粉,還是其他醬料或環境所致,皆仍待檢警調查。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日晚間證實,首例在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中死亡的 39 歲男性血液中,確定檢驗出米酵菌酸。士林地檢署表示,另一名 66 歲死亡個案,經檢察官會同法醫研究所解剖複驗後,採檢檢體已送台大醫院化驗,檢驗結果也確認「米酵菌酸」陽性。
米酵菌酸生長於發酵米製品、椰子製品中
由米酵菌酸引起食物中毒,在台灣醫療史上是第一例,在全球已開發國家更是少見,過去僅印尼、莫三比克與中國曾發生相關案例。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明,一般來說,米酵菌酸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細菌汙染,通常生成於發酵米製品或發酵椰子製品裡。
若米或椰子長期保存於溫暖(22 到 33℃)、pH 值中性的環境,是相較比較容易受到污染而形成米酵菌。顏宗海提醒,若民眾誤食,米酵菌酸會開始攻擊細胞中的粒腺體,破壞提供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因此症狀上才不單是由急性腸胃炎表現,病患器官將失去作用,導致多重器官衰竭,且病程非常快速。
由於米酵菌酸的案例相當少見,但一發生就很嚴重,形同致命毒素,顏宗海補充,目前臨床上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只能單靠支持性療法來醫治病人,也就是出現休克時給予強心劑救命;腎衰竭就做腎透析,避免病況加重,爭取恢復健康的時間。
專家:人為下毒機率小,污染源仍不確定是粿條還醬料
此次食物中毒疑似由粄條、河粉、粿條等澱粉類食物引起,也因為是常見食物,讓不少民眾相當恐慌。顏宗海表示,目前只知道米酵菌酸在這類條件得環境容易滋長,但為何滋長仍待釐清。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則說明,除了持續追蹤澱粉製品外,也追查所使用的醬料,目前已鎖定 8 種,正在調查背後供貨商與上下游。
雖然已經找到可能毒素,但陳彥元強調,仍要等待最後結果,目前尚不明到底是環境、醬料還是澱粉所致。因此無論是細菌滋生或人為蓄意下毒皆不能完全排除。但顏宗海也表示,從醫學角度看,後者可能性較小,因為米酵菌酸原則上還是在發酵品中出現的,特地培養再參雜進食材中的機率不高。
不只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發生
因此,請民眾務必注意日常食物保存,顏宗海提醒,無論是哪個季節,其實都會發生食物中毒,而較容易在溫度高的夏天。因此食物避免存放於危險溫度中,也就是 7 到 60℃中的環境中。熟食若無法當下立刻食用,務必冷藏存放,取出後微波加熱,冰箱、微波都可會避開危險溫度能殺菌。
只是米酵菌酸最為特別,耐高溫又無色無味,民眾不好分辨,因此也難從預防著手,只能盡量正確保存食物降低風險來自保。
陳彥元補充,寶林旗下餐飲在 26 日後都已停業,也已控制上下游廠商供貨,目前不會要求學校特別禁止使用粉條或粿仔條等澱粉類食物。米酵菌酸引起的症狀又急又快,幾乎在短短 12 小時內就發展為重症,民眾如有接觸到餐點,務必觀察自身狀況、有問題及早就醫。
文/陳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