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只因人制宜,依照體質來挑選食物吃,更強調順應四時變化,因時制宜,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調整生活作息,達到天人合一。食物不只能用營養素劃分,還可以用顏色來分類,對應五臟六腑,便是截然不同的食療方式。
・春天養肝
春天是萬物之始,生機蓬勃,有向上、助陽氣升發的力量,是養肝的最佳時節。肝具有疏瀉之用,當身體循環調暢,可排除冬日堆積於體內的寒氣,增強免疫力。春天多雨水溼氣重,易影響脾胃,而「脾胃為後天之本」,先將消化功能整治好,吃進的食物才好轉化成養分所用。
綠色入肝,可以多吃綠色的食物,有助於肝臟排毒,促進肝氣循環以消疲勞。運用少酸多甘的方式,可避免肝氣過旺,以甘味養脾輔助肝臟機能。
・夏天護心
炎炎夏日暑氣之盛,易有濕疹、腸胃等問題,必須袪濕以消暑。情緒上容易心浮氣躁、無精打采,也因氣溫高升,血管擴張而使血液循環加劇,對心臟的負荷相對大,所以夏天首重養心,避免心火過旺而睡不好。
赤色入心,多吃紅色食物有益氣補血、安補心神的作用,對營養學而言,紅色蔬果多含有茄紅素,能提升抗氧化力,保護心血管。常聽到夏天養心宜吃苦,是因為苦味食物多偏寒涼,適量搭配可以清熱降火,解暑去濕。
・秋天潤肺
入秋後天氣轉涼,空氣的相對濕度下降,變得乾燥容易耗氣傷陰,容易出現皮膚乾癢、口乾舌燥、鼻炎、氣喘等呼吸道的過敏問題,這些又稱為「秋燥」症狀,秋天養生原則便著重於補肺潤燥。
白色入肺,白色食物有助於益氣行氣,能夠滋陰潤燥,守護黏膜與呼吸系統,像是白木耳、百合、梨子、山藥等食材都是不錯的選擇。平時除了要多喝水,保持滋潤以外,過多的辛辣食物易加重秋燥症狀,應減少食用以平肺氣。
・冬天顧腎
冬天萬物趨於靜止,草木凋零,屬於閉藏的節氣,人也要順應潛藏陽氣,養精蓄銳,以禦寒保暖為要務。而腎主藏精,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養好了可使身體氣血充盈,常保青春活力。
黑色入腎,攝取黑色食物可以滋補腎氣,有益新陳代謝、骨骼、泌尿生殖功能,常見食材有黑芝麻、黑豆、髮菜、海帶等。腎開竅於耳,融入中醫以形補形的概念,多吃黑木耳也有助於養腎。
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肥胖最易引發代謝症候群 !醫師傳授 5 招有望逆轉
中醫推薦「養生長壽6神穴」 每天按摩 30 分鐘減輕腰酸、抗失眠
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 3 大徵兆不得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