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全球死亡率第 4 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 6% 的死亡率與其相關。醫師提醒,已有大量醫學研究證明,規律運動的好處,除了降低疾病、癌症發生風險,也能改善慢性病症狀,全面強化身心。
據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 112 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國人不運動最主要是因為工作太累,其次為懶得運動、因工作沒有時間。因此,如何建立對於運動正確的認知與行動,以維持長久的運動習慣是有其必要性。
運動好處多,維持健康還能開心放鬆
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表示,規律運動可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則可以透過運動協助控制血糖、體重及心臟功能,並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此之外,運動可以減緩關節炎患者的疼痛與僵硬,可減少關節炎、髖關節骨折及長者跌倒的機率。運動亦能改變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並降低患乳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的死亡率。
而運動能刺激腦內激素讓人擁有正向感受,使人們感到放鬆、減少焦慮,甚至能深化自信心,預防憂鬱、焦慮等身心症狀的發生。此外,運動也有助於腦部認知能力,提高專注力及創意發想,對於失智等腦退化疾病預防有所助益。
陳采汎指出,規律的運動還可以強化身體的肌力與體能,並優化心血管循環系統與肺部的功能,更有能量與體力面對日常的各種繁雜任務。而藉由運動走出戶外,還可體驗社交樂趣,好處不勝枚舉。
醫師推薦,養成運動好習慣 3 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為「每週從事 150 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中度身體活動」是指持續從事 10 分鐘以上運動後,略感疲累,呼吸及心跳較平常快,並有稍微流汗情形。
陳采汎進一步說明,像是健走、慢跑、登山、游泳、上下樓梯、有氧舞蹈、騎腳踏車、跳繩、水中走路等,都屬於中度身體活動。她建議,想要養成運動好習慣,有 3 方法可協助成功改變。
設計可實際執行的計畫與期待
陳采汎指出,安排的運動計畫較有可行性時,除了可讓實際行動的機會增加,也能從計畫實際實行的過程中,感受安排生活的主控權與自由感,擺脫困難重重、反覆失敗的負向惡性循環。
.彈性安排時間
若因體耐力無法負荷,或日常行程安排受阻,而無法持續運動 1 至 2 個小時,可以改為透過每天 30 分鐘的運動時間完成每周 150 分鐘運動所需,或拆成每天各 2 次 15 分鐘運動也可行。實際累積下來的運動時間是最重要的。
.可近性地點
陳采汎提醒,若前往特定運動場太遠,可能會影響想運動的決心,不妨將運動安排在居家環境,或將運動地點改至公司或居家附近,就可能增加願意出門運動的機率。
.可觀察或量化目標
使用各種運動數據軟體或社交平台,記錄每一次運動的距離、速度、次數、重量等資料。透過記錄與回顧能夠給予自己直接與正向的回饋,也能從中獲得動力。
觀照自己的感受
陳采汎說,請跳脫以往對於運動的成見,詢問內心真正想法:我喜歡戶外還是室內的活動?我享受團體,還是個人運動?我渴望嘗試什麼新的運動呢?我偏好獨自運動還是結伴運動呢?藉此確認自己的行動意願與方向。
此外,嘗試養成運動習慣前,多數人可能會有「擔心花費、抗拒受傷、害怕失敗,或者對身體樣貌感到擔憂及焦慮」,這些負面情緒都可能使人裹足不前,尤其在實際行動與體驗以前,恐懼時常會因為未知而被過度地放大。
陳采汎提醒,關照情緒,辨識感受,若此時可以獲得來自家人、朋友,或者是專業人士實際及情緒上、社交上的支持,更有助於在分享經驗、目標、成就中,保持專注及熱忱。
建立內在動機
陳采汎說,透過自我探問,找到屬於自己願意運動的內在動機。當擁有自己的內在動機,會比起顯而易見的外在動機,如體重下降、體態改變或是他人肯定等,更能夠支持我們維持生活習慣的改變。
例如,「我想要健康而能夠完成我生命中的夢想」,或者「我想要健康而可以清晰也自在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等,對於規律運動的想法可以從「我應該」、「我必須」的角度,轉換為「我願意」、「我想要」。
認知的轉換與釐清,讓你可以重新認識運動所帶來的想像與期待,並強化「身而為我」的意義與價值感。另外,當面對各種改變生活習慣的阻力時,擁有專屬的內在動力,在面對阻力時就有了跨越困難的機會。
文 / 黃慧玫、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