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導致肥胖?!醫師建議補充 7 營養素加速燃脂

曾被認爲是「富貴病」的肥胖症,近年在中低收入國家中患病人數劇烈增加。醫師表示,肥胖其實是營養不良的一種,與體重過低的營養不良不同,是因為飲食選擇不當,無法獲得營養密度高的食物而造成的營養素缺乏。

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營養素不足雖短期內不會影響身體機能,但長期忽視不僅導致肥胖,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肌少症、荷爾蒙代謝等異常狀況。建議重視均衡飲食,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並透過補充 5 種營養素養成易瘦體質。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舉凡肌肉、骨骼、結締組織和皮膚的組成都需要蛋白質。此外,蛋白質對於調節代謝、生長、發育、情緒和行為等功能的荷爾蒙也至關重要。

許多荷爾蒙如胰島素、生長激素,本身就是蛋白質或多肽類(短鏈胺基酸);而脂溶性荷爾蒙,如性激素、皮質類固醇和甲狀腺素,則需要與運輸蛋白結合才能在血液中運輸。

楊智雯提到,許多人為追求飽腹以及便利性,常選擇小吃攤的麵食、飯類,而造成蛋白質攝取量不足。甚至有些人會害怕膽固醇過高而不吃肉或魚等動物性食物,只吃蔬菜,導致蛋白質攝取量不足。

建議採用「211」原則,即每餐的餐盤中蔬菜應占 2 份,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各占 1 份,這樣可直接知道蛋白質攝取量,又確保餐餐都有補充到蛋白質。建議多吃優質蛋白質如豆類(豆腐、毛豆)、魚類、蛋類以及肉類(雞胸肉)。

鐵質

鐵是身體成長和發育所需的礦物質,在人體中扮演運送氧氣的重要角色,少了氧氣,粒線體無法生產 ATP;肌肉也需要鐵,肌紅蛋白是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利用鐵來運送並儲存氧氣,並在肌肉需要時迅速釋放給肌肉細胞。

楊智雯指出,缺鐵會導致肌肉缺氧,使肌肉虛弱無力。輕度缺鐵可能沒有症狀,但中度至重度可能有疲倦、運動耐量低、容易喘、頭暈等症狀。造成缺鐵原因,女性每月的月經會導致鐵質流失,腸胃道出血等都是常見的流失原因。

她建議,可透過多食用紅肉、深綠色蔬菜來補充鐵。和蔬菜相比,肉類和海鮮中的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為增強鐵質吸收,建議同時進食含豐富維生素 C 的食物,如橘子、奇異果、番茄、西蘭花等;而茶、咖啡、牛奶等和含鐵質食物一起吃時會阻礙鐵質吸收,應避免在餐後 1 至 2 小時內飲用。

鎂、鋅

在日常飲食中,微量元素對於維持健康也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礦物質中的鎂在幫助情緒穩定、參與能量代謝和維持肌肉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鋅則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維持免疫系統功能,並參與荷爾蒙合成。

楊智雯表示,現代土壤因過度使用而營養匱乏,導致食物中的鎂含量減少,此外,高壓會加速鎂的消耗和流失。而缺鋅則是少吃含鋅食物,尤其是依賴過度加工食品者,此外,某些疾病或腸胃問題會影響鋅的吸收。

多吃含鎂的綠色蔬菜、堅果和全穀類食物,以及含鋅的紅肉、海鮮、堅果和全穀類食物。必要時,特別是當飲食補充不足時,可以使用鎂和鋅的營養補充品來增加攝取量。

維生素 B、C、D

楊智雯提到,除了礦物質以外,維生素也很重要。不同種維生素有不同的功能,有些維生素幫助抵抗感染,而其他的可能幫助身體更好分解食物並從中獲取能量。

  • 維生素 B:參與能量代謝,特別是燃脂過程。
  • 維生素 C:抗氧化,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
  • 維生素 D:抗發炎,促進肌肉合成,並支持胰島素功能。維生素 D 不足會導致肌肉無力,而胰島素的受體主要在肌肉中,會導致肝醣無法好好儲存,從而使血糖升高。
  • 維生素 B12 和葉酸:對紅血球生成和攜氧功能至關重要。

缺乏原因多是飲食攝取不足、腸胃吸收不佳、日曬不夠等。可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全穀類(維生素 B)、蔬菜(維生素 C)、水果(維生素 C)、紅肉(維生素 B)和海鮮(維生素 B、D)。必要時,可以通過維生素保健品來補充,並保證每天有足夠的陽光照射以促進維生素 D 的生成。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懶人減重正夯!營養師分享3種「餐盤飲食法」不挨餓也能瘦!
碳循環飲食怎麼吃?三階段突破減重停滯期!不挨餓、不戒澱粉也能增肌減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