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70 歲以上長者 9 成罹患白內障!更換水晶體恢復光明,手術時機因人而異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國內 2022 年白內障相關疾病就醫人數約為 119 萬人,幾乎每 20 人中就有 1 人受白內障所苦。其中 70 歲以上年長者有 90% 罹患白內障,白內障儼然已成為銳不可擋的疾患。 對於白內障,當然還是預防大於治療,做好遮陽措施、適度用眼,並少吃油炸與加工食品,才能保護好靈魂之窗。
白內障遠近都看嘸,年紀、遺傳、後天皆有影響
長庚醫院眼科部部長黃奕修提到,曾有年長者感到視力模糊,以為自己得了老花,前去配製眼鏡,卻怎麼配都配不到視力 0.5 以上。原來老花與白內障不同,近視者若得到老花,還會因近視度數與老花互相抵銷,而不會對視力造成太大影響;不過,由於白內障患者會出現「看不到近、也看不到遠」的症狀,視力逐漸模糊,重者則嚴重干擾日常生活。
目前白內障已知有幾種成因,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為水晶體隨著年紀增長,逐漸硬化、混濁而降低視力;其他則有先天性、外傷性、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藥物性、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的代謝性,還有因其他眼疾引發的併發性白內障。
視影響生活的程度,決定是否需手術
罹患白內障後,黃奕修認為病患就需根據影響生活的程度,來判斷需不需要開刀、更換水晶體。她舉辦,一般認為視力 0.6 以上才能開車,若患者視力掉至 0.5 就建議手術;不過若為職業駕駛,視力需求可能會達 0.8,才能應變路上所有可能的突發狀況,此時若視力低於 0.8,就可以考慮開刀。
自由基恐致水晶體蛋白變性,少吃「 5 大食品」
黃奕修表示,現代人吃進太多含自由基的食物,如油炸、煙燻、加工、高熱量、高油脂等 5 大食品,容易讓水晶體蛋白變性、混濁而形成白內障;此外,現今視覺工作量較以往繁重,眼前所及也多為發光體,如日光燈、LED 等,相較農業時代的太陽反射光,眼睛所受的刺激更強烈,是白內障如此普及的原因,也有疾病年輕化的趨勢。因此,他建議民眾在外可多戴墨鏡、遮陽帽,並盡量避免吃太多油炸食物,少抽菸與少用類固醇,杜絕危險因子,降低罹患白內障的機率。
文/林亭;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