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大 S 驟逝消息一出,讓不少粉絲哀痛不已。對於名人逝世,各界關注度高,醫師說,正常狀態下難免心情難過,對一些東西產生負面感覺,雖然需要一段失落的過程,但容易陷入難受而無法走出的人,面對報導、畫面或影片等資訊,建議暫時不接觸,避免過度投入。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意外出現的憾事,民眾或粉絲難免失落或難過,而隨著時間,大眾情緒會慢慢過去,但即便如此,仍建議較容易陷入負面狀態的民眾,盡可能找事情轉移,暫時脫離相關的資訊。
哀悼期 2 週至 1 個月 有 5 種負面狀態要就醫
張家銘表示,這類突然發生的情況,對於親友的衝擊一定更大。他認為,類似的狀況,可以透過或長或短的哀悼期,無論是民俗文化或法事,喪家可度過這段時間,這些告別式或宗教儀式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意義,對家屬而言也會是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張家銘說,一般哀悼期會希望是 2 週到 1 個月,臨床上也曾遇過親人突然離世,當時個案哀傷的時間很久、相當嚴重,常常陷入回憶,幻想不存在的事情或有不切實際的想法。醫師提醒,當有類似狀況時,可能就要留意。若哀悼期的儀式過去,仍有情緒跳不開,甚至出現以下狀況:
- 忽略現實生活、工作及身邊家人
- 該做的事無法好好執行
- 吃不下
- 睡不著
- 負面情緒變多
張家銘說,最好到醫院求診,以免一直陷入負面循環,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延誤治療時機。
![](https://heh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9/1694413591.4568.png)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