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事件,最新統計就醫傷患已達 37 人,造成的傷亡重大。醫師提到氣爆會造成身體的 3 種傷害,包括衝擊波的內臟受損、高熱及碎片導致組織損傷。而氣爆通常都會造成重度情況,體表面積影響較大,要留意感染、體液補充等,未來的復健之路更可謂非常辛苦。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提到,氣爆是可燃液體突然爆炸,會合併衝擊波,出現衝擊力量,導致內臟受損,如氣血胸等;另外,周遭建築物因氣爆產生的碎片,若傷害到身體就可能有組織傷害,另外則是高熱所導致的損傷。
氣爆衝擊波釀呼吸道損傷 肺部氣管也受損
李政源指出,氣爆衝擊波有時候也會導致呼吸道損傷、吸入性肺炎等,造成肺部氣管受損,影響呼吸。醫師認為,氣爆基本上都會造成皮膚較重度受損的狀況,體表面積也會影響許多。
李政源說明,皮膚是表皮屏障,被破壞後最大的問題就是體液平衡失調,導致水分流失,更可能因此細菌感染,所以除了內出血、外傷等須留意,醫師在急性期也會注意體液補充,給予輸液。
對於燒燙傷的分級,李政源說,基本上仍是分為四級,一級為皮膚淺層表皮,會有表面紅腫、疼痛感;二級則分為淺二級和深二級,最大的特色是會起水泡,淺二級受傷情況為表皮層與真皮表層約 3 分之 1 以上,且有劇烈疼痛感。
李政源指出,從深二級至四級,燒燙傷程度愈深,可能因神經受損,反而感覺不到疼痛。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資料顯示,三級的皮膚可能呈焦黑或蒼白色;四級則是焦炭狀,深度達到全層皮膚、皮下組織、骨骼等。
另外,燒燙傷的範圍要評估嚴重程度,及侵犯表面積的大小。李政源提到,有兩種方式,包括以 Wallace 計算法,頭頸部為 9%、上肢及大腿、小腿各為 9%,前軀幹和背部各為 18%。另一種則是以患者手掌大小,一整個手掌為一個體表面積,估算燒燙傷部位有幾個手掌。
![](https://heh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2/01/1641190167.5945.jpg)
燒燙傷若疤痕攣縮 手腳活動都可能受限
李政源說明,長期來看,這些燒燙傷皮膚組織後期會出現痂皮或不健康組織,就需要尋求整形外科清創,有時候會反覆進行,更可能會形成許多疤痕,造成攣縮,手、腳的活動都會受到限制。
李政源表示,後續的復健之路可謂十分遙遠而辛苦,急性期最主要的就是讓患者的生命徵象穩定,但後面可能會有的外觀受損、工作及生活影響等,對傷者而言更需要長期抗戰。
![](https://heh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2/1739498003.0506.png)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