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國內常見的急重症,也是造成國人失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腦中風是由腦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導致腦細胞受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如果能及早透過中醫介入,可改善腦中風後遺症,維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台灣中風發生率,在 36 歲以上人口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若以台灣地區 36 歲以上人口數接近 1,000 萬,每年的腦中風初次發生數約為 3 萬人。
除此之外,台灣 110 年全民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 43.7 萬人,其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率排名第 7 位。民國 111 至 112 年腦血管疾病位於國人十大死因的第 5 位,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詹永兆進一步說明,腦中風發生後併發許多後遺症,輕則無法工作,重則行動困難,需要臥床,甚至死亡。若一人生病,每年甚至耗費百萬,全家受累,也成為國家經濟負擔,降低競爭力。

腦中風分類與症狀
- 缺血型腦中風:佔腦中風總人數約占八成。
- 出血型腦中風:佔腦中風總人數約占兩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副教授廖先胤提醒,常見腦中風症狀的口訣:一臉一手歪無力,兩片嘴唇說不清。「急性腦中風後,時間就是關鍵。如果有單側明顯無力,就要趕快送醫,盡快接受治療,才能確保預後效果,降低失能的可能性。」
後遺症用針灸有效
詹永兆指出,腦中風後遺症多,包括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記憶力與認知功能衰退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台灣本土臨床實驗與他國臨床實驗顯示,針灸可治療腦中風,在生活功能與腦神經功能可獲得一定的幫助。
廖先胤強調,中醫在腦中風黃金復健期(發病後 6 個月內),透過針灸等治療能幫助患者恢復。無論是住院、門診或是居家醫療,中醫均能提供個別化的照護,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疼痛、消化與睡眠問題,提高生活品質。
此外,研究實證已經證明針灸可降低腦中風的併發症與死亡風險,並有效減少二次中風發生率,特別對年輕患者療效更為顯著。透過中西醫結合,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式,提升中風患者的康復成效。

中醫看腦中風與治療方向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主任張晉賢指出,中風在現代醫學中被稱為急性腦血管疾病,而古代文獻中並無「腦中風」一詞,常以「偏枯」、「偏風」、「喎斜」等術語描述。可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分為中經絡型和中臟腑型兩種類型。
中經絡型
- 症狀:意識清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
- 病機:氣血痹阻、風邪入絡,導致經絡不通。
- 治療方向: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恢復神經功能。
中臟腑型
- 症狀:昏迷、癱瘓、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等。
- 病機:閉證(痰熱內閉)、脫證(氣血大虧)。
- 治療方向:急救開竅、回陽固脫。幫助恢復基本生命功能,穩定病情。
中醫治療腦中風
- 針灸:用於治療腦中風患者口眼歪斜、吞嚥困難、肢體無力或拘孿等症狀。
- 中藥: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等,用於活血化瘀、促進腦部循環。
- 科學中藥:自費藥物,如「腦得生」養腦散,可促進腦部循環及肢體功能恢復。
張晉賢表示,據患者症狀選擇不同的穴位進行治療。頭部穴位,如百會、四神聰可改善神經功能,廉泉改善吞嚥困難;上肢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有助於運動功能恢復;下肢穴位,如足三里、陰陵泉、陽陵泉、三陰交、太衝等則有助於恢復下肢力量。
張晉賢說明,除了西醫急性處理外,中醫也可介入治療,透過早期治療,得以預防後遺症發生,讓患者能夠生活自理,避免臥床、失能,不給照護者、家人帶來壓力。

健保給付!中醫腦中風治療與門診
- 住院會診:適用於腦中風 6 個月內的患者,中醫能及早介入進行針灸治療。
- 特定疾病門診加強照護:針灸+理筋手法,腦中風 2 年內。
- 一般門診治療:特定疾病門診加強照護-針對腦中風發病 2 年內的患者,進行加強照護,結合針灸與理筋手法,幫助肢體功能恢復,減少後遺症。
廖先胤提醒,關於預防腦中風與避免再次中風,最主要注意血壓、血糖、血脂、心律不整等,還要定期健康檢查與追蹤。
諮詢專家: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詹永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 廖先胤、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主任 張晉賢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防流感重症「清冠一號」也有效 中醫揭研究實證:抑制病毒複製
放假回來腦袋卡住、焦慮又疲累?中醫師:按「2穴位」喚醒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