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後會攻擊免疫系統⋯台灣出現首例茲卡病毒感染!5大問題一次說明

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身上出現了小紅疹,幾天之後關節開始疼痛,慢慢的食慾不振、腹痛、噁心,全身疼痛。這些症狀在這時很可能被認為是「流感」或是「武漢肺炎」,但其實卻是會攻擊免疫系統的「茲卡病毒」,只要小小一隻蚊子,就可能讓人出現神經、或是免疫相關的併發症。

今年第一例「茲卡病毒」,只要一隻蚊子就可能入侵台灣

疾病管制署在25日時,公布今年的「第一例」茲卡病毒案例,一名北部40多歲的台灣男性,在1月25~30日時,跟家人前往泰國旅遊,結果在2月6~11日時,陸續出現喉嚨痛、起紅疹、骨頭痛的症狀;就醫之後,醫院在12日時,曾通報疑似登革熱屈公病,但檢驗結果都是陰性,直到24日才確診是茲卡病毒。

而茲卡病毒只要透過埃及斑蚊、白線斑蚊這2種常見的病媒蚊,就可以傳染,甚至能透過輸血感染、性行為感染、或是母嬰垂直傳染,症狀在剛開始的時候很輕微,所以容易被忽略,但對於幾個特殊族群來說,千萬不要得到比較好。

一、茲卡病毒有什麼症狀?

茲卡病毒的症狀非常輕微,甚至有80%的人是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症狀的,比如說「發燒」,因為發燒的程度太輕微,會以為自己沒發燒,只是頭有點痛,或是身體有點發熱。

但在沒有症狀的時候,茲卡病毒還是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在出現症狀之後的7天前,接觸過哪些人還是要特別注意。

典型症狀

  • 發燒合併紅疹
  • 關節疼痛
  • 結膜炎(紅眼)
  • 頭痛
  • 肌肉痠痛
  • 後眼窩痛

特殊症狀

  • 神經系統併發症(如急性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 免疫系統併發症(如特異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小頭畸形

二、茲卡病毒從哪裡傳染?

目前所知,茲卡病毒有4種傳染方式,潛伏期大約3~14天左右,可傳染的期間是發病後7天。

  1. 病媒蚊傳染:在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2. 性行為傳染:在人類精液中可發現茲卡病毒,而且存活期較長,所以如果確診茲卡病毒,建議6個月內的性行為都要戴保險套。
  3. 母嬰垂直傳染:部分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可能躲藏於胎盤及存在於羊水中,可經由母嬰垂直傳染。
  4. 輸血傳染:由於約有80%的個案沒有明顯症狀,感染者在不自覺下可能經由捐血將病毒傳染予他人,因此在流行地區可能會發生輸血感染。

三、這些人千萬不要得到茲卡病毒!

雖然茲卡病毒好像沒什麼特殊症狀,但一旦發生特殊症狀,就會非常可怕。

在2016年時,中南美洲的婦女「大量生下」小頭畸形的嬰兒,但找不出原因,後來才懷疑可能是因為病媒蚊很多,懷孕婦女感染茲卡病毒造成。

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Margaret Chan)表示,儘管尚無科學證明,但WHO的緊急衛生專家都「強烈懷疑懷孕期間感染茲卡和小頭畸形症有因果關係」;這起事件也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小頭畸形

頭圍跟其他人相比,生長曲線小於第3個百分位,且與身長、體重不成比例,經專科醫師評估為小頭畸形,或在出生後頭部停止發育的一種疾病,在胎兒則為超音波檢查頭圍小於3個標準差;有些人可能會伴隨腦發育不良、發育障礙。

所以對於孕婦來說,最好在懷孕期間,千萬不要前往茲卡病毒的疫區,生下小頭畸形嬰兒的機率很高。

四、我要怎麼預防茲卡病毒感染?

因為茲卡病毒感染大部分就是藉由蚊子傳播,所以建議如果要到流行疫區,一定要穿長袖、長褲,或是在露出來的肌膚上、還有衣服上噴上防蚊液,避免被蚊子叮咬。

五、茲卡病毒怎麼治療?

目前感染茲卡病毒,並不像流感有「抗病毒藥物」可治療,只有針對症狀的「支持性治療」,建議可服用乙醯氨酚來退燒、解決頭痛;或是用抗組織胺解決起紅疹、發炎的問題;通常感染7天後就會自行痊癒。

但要特別注意,請不要在感染期間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其他任何非類固醇消止痛藥(NSAIDs),像是布洛芬等,避免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傷。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漫畫告訴你冠狀病毒為何恐怖? 

精油也能抗病毒!研究:嗅聞15分鐘,流感病毒清除95% 

原來病毒都躲在這5個地雷區!這樣做病毒就會遠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