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嚴重,截至4日為止,全球死亡人數已經突破3000人,雖然大部分人都是「輕症」,但少部分人還是會引發嚴重的疾病。
中國大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在法醫病理學教授劉良帶領團隊完成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後,另一批研究人員又針對重症患者的身體狀況來進行比對,結果更證實「在感染武漢肺炎之後,不只肺部會受損,心肝腎都會受到程度不一的損傷」。
世界最權威的醫學期刊:有腦血管疾病的人更容易死
這項研究是回顧了52例的重症、成年的武漢肺炎患者,也是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患者而進行的研究,也刊登在世界最權威的醫學期刊《Lancet》(刺胳針)上。
52名患者確診的時間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26日之間;最後觀察統計到2020年2月9日,有32名患者(61.5%)在確診28天後死亡,從入院、到加護病房、到死亡,中位時間只有7天。
52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9.7歲,男性有35人(67%),患有慢性病的有21人(40%),入院時有發燒症狀的有51人(98%);而死亡的32人中,年齡平均更大,來到64.6歲,而且有26人已經進入「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但倖存的20中,只有9人有ARDS。
無論接受了侵入性治療、還是非侵入性治療,大多數患者的器官功能都受損,包括35人(67%)出現ARDS,15人(29%)出現急性腎損傷,12人(23%)出現心臟損傷,15人(29%)出現肝功能障礙,1人(2%)出現氣胸、並且被抗藥性強大的細菌感染;而37人(71%)需要仰賴呼吸器,有7人是院內感染,並且所有人都有「雙側肺部浸潤」。
研究團隊也特別提到,如果具有腦血管疾病史,感染武漢肺炎後面臨重病或死亡的風險增加。「如果只看『重症』患者,武漢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高於SARS的患者,雖然沒有確切數據,但我們也推測高於MERS的患者。」研究團隊說。
重症患者死亡率更高!很可能入院1~2週內就會死亡,尤其是65歲以上併發呼吸窘迫的患者
因為重症死亡率比想像中的更高,研究團隊表示,武漢肺炎的嚴重程度,給醫院的重症加護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尤其是在人員或人員不足的情況。「死亡患者的生存期,很可能就在轉入加護病房後的1-2週內,尤其是有併發症,或是合併呼吸窘迫症候群的65歲以上患者。」
所以研究團隊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要趕快提高臨床治療的能力,讓患者不要變成重症、減少死亡率。
而目前觀察起來,使用人工呼吸器、葉克膜等心肺輔助的工具,似乎可以幫助患者維持一定的生命跡象,或許可以是臨床參考介入的選擇;不過藥物的部分,因為爭議很大,所以現在常規使用的是類固醇,不過療效不確定,目前只能仰賴臨床醫師的經驗,慢慢嘗試錯誤。
「我們還需要更多數據來評估臨床上應該進行的作為跟方式。」研究團隊說。
期刊小檔案
《刺胳針》(The Lancet)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之一,1823年由Thomas Wakley所創刊,他以外科用具「刺胳針」(Lancet)來為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語中也是「尖頂穹窗」的意思,藉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為「照亮醫界的明窗」。
參考資料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ARS-CoV-2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single-centered,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