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疫情還在全球持續延燒,全球有215個國家、地區,超過383萬人受到感染,其中有27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則說,自4月初以來,每天平均有8萬名新增確診案例,儘管西歐報告的病例數量正在減少,但每天都有東歐,非洲,東南亞,東地中海和美洲報告更多病例。
「這不僅僅是數字,每個案例都是母親、父親、兒子、女兒、兄弟、姐妹或朋友。而這起疾病的大流行,影響的更不是只有這些增加的病例跟死亡人數,它已嚴重破壞了每個國家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像是疫苗接種、產檢、預防跟治療其他各種疾病的人力跟物力。」譚德塞說。
而除了醫療系統被破壞,這個大流行更讓社會上、世界上的「不平等」更嚴重,譚德塞說,「在許多國家的某些人群中,他們會有較高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能證明這個不平等是被增強的。」
所以接下來,不僅僅是要考慮疫情,還要考慮這些不平等,「在解決不平等之前,這個流行病不會消失。」譚德塞說。
像是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有不少窮人家因為疫情無法工作,而繳不起水費,連乾淨的水都沒有,更不用說勤洗手,有些人必須出外取水,無意間散播了病毒;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世界各國的疫情爆發,很多都在貧民窟開始。
譚德塞也強調,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考慮如何放鬆「封鎖令」,要重申世衛組織建議各國考慮的6項標準:
- 要有強有力的監督,確診數在減少,傳播受到控制;
- 衛生系統具備檢測、隔離、測試和治療每個病例並追蹤每個接觸者的能力;
- 在醫療機構和療養院等特殊環境中將暴發風險降至最低。
- 在工作場所,學校和其他對人們至關重要的地方採取了預防措施;
- 可以管理境外移入的風險;
- 社區應接受充分的教育,參與和授權,以適應這些新規範。
譚德塞說,如果各國不能非常謹慎地,分階段地管理,解除封鎖後,很可能很快又要重新封鎖。
「強大而有彈性的衛生系統不僅是抵禦疾病暴發和流行病的最佳防禦,而且是抵禦世界各地人民每天面臨的多重健康威脅的最佳防禦。然而,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將有超過50億人無法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包括看病的能力,獲得基本藥物的能力以及醫院自來水的能力。」譚德塞說,接下來,世界各國要考慮的,是如何重建醫療體系。
「新冠病毒大流行最終將消退,但不可能像往常一樣恢復正常。我們不能繼續急於為恐慌提供資金,但要讓準備工作順其自然。同時必須更加努力地為下一場大流行做準備,這是建立『具有復原力的醫療衛生系統』的機會,能最快的準備、預防和應對新興病原體。」譚德塞說。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