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小學生健康(7-12歲), 育兒親子
父母與孩子間的需求競爭:想要建立健康的關係就要懂得調適
父母與孩子的競爭可能在每個年紀都存在。「我爸爸半夜沒有起床安撫我,我也不會為了孩子這麼做/我以前沒有新衣服,所以我的孩子也不會有/我以前沒有權利和男孩子出門,所以我女兒也不行/我十八歲就離開家自己獨立生活,我的小孩也要在同樣的年紀離開,我不會幫他……」
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競爭
「沒理由你擁有我以前沒有的東西。」
我聽過許多男男女女談起這種競爭。看著孩子獲得我們不曾擁有的,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這指出了欠缺,突顯了我們原本也能夠、也應該擁有這些。有些人能夠面對這種情況,接受自己不曾擁有那樣的童年,有些人卻做不到。
這通常是因為在接受和放棄的過程中,最初始的情緒是對於父母的怒意,而這種情緒被禁止了。有些人則清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我沒有媽媽,我不覺得自己有能力當媽媽,我可能會太嫉妒我女兒獲得的關愛。」另外,還有他們的態度背後的潛意識,就像這個讓女兒穿得隨便,為了避免外表上的競爭的母親—但這還不夠,她常常提醒女兒們「長得不好看」。
有些父母不給孩子超越自己的權利
有些母親難以忍受女兒比自己有女人味,她貶低女兒,強迫女兒穿不適合的衣服,讓她不會比自己美麗。
有些父親則不准孩子超越自己的學業水準或賺得比自己多。當然,這些都沒有公開明言,但孩子都清楚地聽到了訊息,並自暴自棄。抨擊這些父母只會讓問題加劇,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是因為並未意識到。
競爭有時候是完全無意識的。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就像暴君,他們受不了孩子的要求、需求和依賴,確實,這些都使父母必須暫時放下自己的欲望,甚至自己的需求。
「我不想要犧牲自己,我也有自己的需求。我需要出門、上餐廳、去看電影……」這些不是需求,而是欲望。
這些不是生存必須的,因此不能把它們與孩子需要進食、需要被溫柔對待相提並論。事實上,在父母表達出這些他們認為「絕對必要」的需求背後,隱藏著害怕。
害怕親密,害怕見到自己兒時的情緒再次浮現。
累壞了的母親可能會有被孩子禁錮、剝削的感覺。最常見的狀況是,她沒有太多選擇,她留在孩子身邊,埋怨孩子,認為孩子是她牢房的柵欄。
對父親來說,要從父母責任中獲得一點自由比較容易:「我整個禮拜都在工作,星期天我需要放鬆。」有時候,他們也這麼相信著。不過,母親與孩子也相信這些話,甚至會保護丈夫/父親的「自由」空間。亞蘭每週日都沒有一絲罪惡感地帶著風浪板出門;派翠克睡到中午,然後下午都在打網球……這不是自由,而是逃避。他們優先重視自己的需求,犧牲了孩子的需求。在這樣的競爭中,孩子只能屈服。就算如此,這些父親也並不快樂,阻礙他們與孩子建立健康關係的童年苦痛依然存在,他們對親密的害怕也絲毫未減。
※ 內容授權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作者為伊莎貝爾.費歐沙,遠流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