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上週增 70 死,今年首見 2 兒童死亡個案!流感仍處高原期「創六年最高」
國內COVID-19疫情及流感疫情都在高原期,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也提醒,近日併發症及死亡新增數仍多,今年首見2例兒童死亡...
麻疹疫情風險再升高!麻疹再增3例「2例群聚個案」
國內上週新增2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其中這2例本土個案都是來自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國內的麻疹疫情有上升的風...
膽道癌是隱形的殺手,10 大危險族群需留意常見症狀
膽道癌並非單一器官的癌症,而是指分佈在膽道系統的各種癌症總稱。其發生率與存活率與胰臟癌相近,但由於難以診斷,早期發現困難...
超過八成癌症可以預防!專家建議做到 11 種日常好習慣是關鍵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也是美國人的第二大死因。然而透過研究及數據指出,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只有不到一成的癌症是遺傳性...
退休年齡比男性提早 7.4 年!澳洲研究:更年期不適恐影響職業婦女工作表現
3 月 8 日是國際婦女節,值此節目也提醒關心女性健康,特別是許多更年期婦女,若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其身心健康需更加留意...
食道癌與胃食道逆流有關?醫提醒:生活 5 習慣也易致癌,建議有 4 症狀快就醫
高壓時代,讓胃食道逆流成為文明病,時不時的冒胃酸、火燒心,甚至喉嚨沙啞都讓人相當難受。胃食道逆流看似生活日常,但卻不可忽...
整理包/肝臟移植大解密!活體、大愛捐贈怎麼做?權威醫師全面解析
牙醫歌手張洪量的妻子 Kate在 2021 年出現肝硬化,雖然即時進行換肝手術,但仍在 2022 年去世。主刀醫師提到 ...
幽門桿菌是一級致癌物!預防幽門桿菌的兩大招一次看
潰瘍性胃炎桿菌被證實為一級致癌物!若你長期感覺腹脹、腹痛,且症狀持續超過一周,可能並非源於工作壓力或飲食不規律,而是與潰...
懷疑自己有大腸癌該做哪些檢查?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大腸癌?大腸癌手術後一定要做造口嗎?常見迷思一次解
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通常大腸癌在最初期並無症狀,當發現自己有疑似大腸癌的初期症狀,像是排便...
吃益生菌無感?營養師:搭配「5R 腸道調理計畫」更有效!
買了益生菌來吃,結果吃了沒效果。為什麼吃益生菌沒用?想要維持腸道健康,單純靠益生菌沒有效,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人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