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吞嚥困難只是吃不下東西,其實對於年長者來說是危險的表現,不僅容易因為嗆咳導致肺炎,更會因為吃不下導致營養不良。面對家中長輩出現吞嚥困難到底該怎麼辦?復健科醫師說,必須先瞭解就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吞嚥問題,根據不同的狀況介入處理、進行復健。
吞嚥困難也會形成肺炎「惡性循環」
失智症長者記憶力、認知功能、行動能力都逐漸退步,吃東西需要家人餵、食物常常含在嘴巴裡,且容易嗆咳,因發燒被帶來醫院急診,診斷為肺炎必須放置鼻胃管,住院接受肺炎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慧娟說:「像這樣的病人在醫院時常可見,病人可能在肺炎治療完成後返家,自行移除鼻胃管,又回到之前的進食方式,然後因為營養不良,造成體力持續衰退,且依然容易嗆到,再次產生吸入性肺炎而入院、臥床,體力更是下降,吞嚥能力持續惡化,陷入無限惡性循環。」
吞嚥困難不是只是吃不下!9 大常見症狀表現
其實不只失智跟吞嚥困難有關,許多疾病與問題,例如:腦中風、帕金森氏症、頭部外傷、阿茲海默氏症、頭頸癌、不正確的姿勢、老化造成的視野、牙口、味覺、舌頭臉頰咽部肌肉力量的退化,都可能引起吞嚥障礙。
「吃東西」是用來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也是生活中重要樂趣,陳慧娟強調:「吞嚥能力惡化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威脅生命。」千萬別以為吞嚥困難只是吃不下,他還有其他症狀表現:
- 常嗆咳
- 吃東西時間變長或覺得費力
- 容易累
- 流口水
- 舌頭動作不靈活
- 食物殘留在進食通道中
- 吞嚥食物時常需吞多次才能吞下
- 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這些都是吞嚥障礙的可能症狀。像是失智症患者,若是觀察到食物殘留在口中或是漏出來,可能是口腔部吞嚥困難;常常嗆到並吞嚥延遲,則可能是咽部吞嚥困難;不願意進食,有可能是認知功能缺損、憂鬱、其他心理因素或咀嚼容易累所導致。
怎麼處理吞嚥困難?先識別什麼原因造成
並不是只有運動功能可以做復健訓練,觀察到這些症狀,盡早發現吞嚥困難,經過專業評估,確認吞嚥障礙原因,就可以根據每個病人情況規劃個別化的吞嚥治療與訓練計畫,不同原因的吞嚥問題,需要不同的介入處理。
不同的科別會一起處理不同的問題,舉例可能需要處理牙齒牙周問題、確認假牙、鼓勵吞口水、依患者狀況調整進食姿勢、提供適合的食物。
必要時需要進行嘴唇與舌頭運動、咀嚼運動、口腔按摩、使用適合的餐具、教導病人和照顧者有效的咳嗽、正確口腔清潔、適宜吞嚥技巧,藉此達到安全攝取足夠水分與營養,千萬別忽略吞嚥困難從細節改變也可以阻止這個惡性循環,提高病人生活品質。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